<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廣告載入中...
    當前位置     中國經濟網 > 航空產業 > 正文

    赴臺個人游增13城市 廣深異地辦理臺灣通行證

    2013年06月17日 15:07   來源:南方日報   

      昨日,在廈門舉行的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大陸方面發布了31項對臺惠民新政策措施,內容涉及兩岸人員往來、赴臺旅游、就業、基層調解、文化交流、版權交易、兩岸直航、臺企融資等多個領域。

      看點一

      31個城市實施異地辦理往來臺灣通行證

      按照公安部的決定,增加遼寧、安徽、山東等11個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在大陸的臺灣居民換發、補發5年有效臺胞證。至此,可以為在大陸臺灣居民換發、補發5年有效臺胞證的省區市已有20個。廣東在此前已受權在此方面為臺灣居民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31個城市,將實施符合條件的大陸居民異地提交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申請。按照規定,這些城市本市戶籍居民的外地戶籍配偶、就學人員及其配偶、未滿16周歲子女可在居住地提交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為方便長者赴臺旅游探親,公安部決定實施60周歲以上大陸居民在居住地就近提交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申請。同時,大陸居民可在居住地提交換發、補發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以及申請在此赴臺相同種類的簽注。此外,廈門市暫住居民赴金門旅游天數由1日延長至2日。

      看點二

      大陸成臺灣第一大入境游市場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論壇上宣布了第三批共13個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游試點。其中,武漢、寧波、青島、沈陽、鄭州、蘇州等6市將于6月28日啟動;而長春、石家莊、昆明、南寧、長沙、合肥、泉州將于8月28日啟動。至此,開放自由行的城市總數達到26個。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入境旅游市場,而臺灣赴大陸旅游人數達到大陸入境旅游人數的第三位。今年1至5月,大陸共有90萬人次赴臺旅游,同比增長7%;而赴臺個人游為16.6萬人次,同比增長237%。

      看點三

      支持在大陸畢業臺生自主創業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決定,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包括通信、出版、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師等在內的10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此前,大陸已陸續向臺灣居民開放了27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

      記者了解到,符合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條件的臺灣居民,均可按照就近和自愿原則,在大陸的任何省、自治區、直轄市相應專業考試考務管理機構指定的地點報名和參加上述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

      另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鼓勵在大陸高校學習的臺灣畢業生就業創業,凡有在大陸創業意愿的,可參加創業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創業能力,成功創業。

      從2014年1月1日起,對臺生在畢業學年內參加創業培訓的,可比照當地大陸高校畢業生相關規定,享受相應補貼。據介紹,目前,全國通過資格認定的培訓機構共有3709家。由于各地的補貼金額存在差異,具體補貼金額可咨詢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看點四

      最高法將就認可部分臺民事調解書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維護兩岸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大陸最高人民法院擬于近期出臺司法解釋,明確當事人可申請大陸人民法院認可和執行臺灣地區鄉鎮市調解委員會出具并經臺灣地區有關法院核定的民事調解書。

      記者了解到,大陸的人民調解與臺灣的鄉鎮市調解都是基層調解,擁有便民、高效、簡約等特點。兩岸基層調解雖稱謂不同,但法緣相循。上述負責人表示,愿兩岸基層調解在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希望兩岸基層調解員相互取長補短,增進友誼。

      看點五

      黃花崗烈士陵園納入兩岸交流基地

      2009年以來,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已批準設立了17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此基礎上,決定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等11個地方新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至此,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已有28家。

      此外,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文化部、國務院臺辦遴選出河南文化聯誼會、江蘇文化聯誼會等10家單位在兩岸文化交流中表現出色的單位,設立為首批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

      看點六

      11項舉措深化“三通”成果

      本屆海峽論壇上,推出舉措最多的交通運輸部總共宣布了11項政策舉措。按照交通運輸部的決定,經批準可試行包租外籍郵輪多航次從事兩岸運輸,同時經批準外籍郵輪在國際航線上可直接掛靠兩岸港口,但不得作為兩岸間旅客運輸。

      “兩岸之間心越來越近。2008年12月我們實現雙向直航,這是30年的期盼。現在,我們希望實現全通、聯通、暢通,希望不要再用30年去實現。”在昨日舉行的政策說明記者會上,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有關負責人說。

      大陸惠臺新政內涵豐富善意頻傳

      大陸發布的31項對臺惠民新政策措施,不僅“樂活”會場,還引發島內各界人士的關注和熱議。兩岸人士認為,大陸對臺惠民新政內涵豐富、善意頻傳,呼應兩岸民生熱點議題,再次顯現大陸對臺惠民政策一以貫之的“民本”內涵。

      此次發布的政策舉措中,新開放的13個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成為島內旅游業界最大的興奮點。“新增的13個城市都是‘上上之選’。”臺灣觀光局發言人張錫聰在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充分考慮到了來臺航點便利性和區域分布平衡”。

      參加論壇的多位臺灣人士指出,歷屆海峽論壇政策利好頻現,而最新一批大陸新政更是內涵豐富,涉及多個領域,兼顧不同地域,操作性更高。

      “從臺灣民眾參加海峽論壇的體驗過程來看,如果說第一屆還略顯生硬,如今在論壇上已是‘水乳交融’。”參加論壇大會的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趙怡說。

      “面向基層、聚焦民生、細致入微,”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眼中,這是今年惠臺新政的最大特點。

    (責任編輯:林匯東)



    關于經濟日報社關于中國經濟網網站大事記廣告服務友情鏈接
    www.liugens.com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國經濟網 © 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0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