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2020年11月14日 08:09    來源:廣州日報    周瑋

      據新華社電 (記者周瑋)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一大批我國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重要古籍入選,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的特點。

      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負責人介紹,此次評選中發現了一批珍貴典籍,如孔子博物館的《乾隆御定石經》、湖北省圖書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涌現一批名家稿抄校本,如上海圖書館的范欽輯《建安七子集》;入選一批彩繪本輿圖,如國家圖書館的《北京內外城全圖》;收入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少數民族珍貴古籍品種豐富,如藏文《仁普地域志》《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蒙文《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

      據悉,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實施以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先后評選并公布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命名6批共203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各地也逐步建立了本地珍貴古籍名錄和重點保護單位評審制度,有力促進了古籍分級分類保護。古籍保護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古籍修復、保存條件顯著改善,相關政策和標準逐步完善,古籍保護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道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王婉瑩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2020-11-14 08:09 來源:廣州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