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斬斷機場二手充電寶收售灰產鏈

    2025-08-21 07:46 來源:消費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婉瑩)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斬斷機場二手充電寶收售灰產鏈

    2025年08月21日 07:46   來源:消費日報   

      近日,央視新聞調查發現,部分本應在機場安檢環節被攔截并報廢處理的無3C認證充電寶,并未進入正規拆解回收渠道,而是被回收企業批量轉售,流入線上二手平臺及線下市場。這種現象不僅違背了民航安全規定的初衷,更催生了一條危險的灰色產業鏈,亟需有效監管予以阻斷。

      在閑魚、轉轉、拼多多等平臺,不少賣家在批量銷售無3C認證充電寶,一些帖子中明確寫著“充電寶來自機場查收”。機場二手充電寶在線下也頗有市場。線下地攤和許多縣城、村鎮的手機店等都是銷售渠道。有賣家告訴記者,很快就要開學了,學生群體是他們的主要客戶。

      為何這些機場攔截的本應拿去拆解報廢的充電寶卻流入了二手市場?其原因在于售賣比拆解更賺錢。根據回收企業透露,現在一噸充電寶從機場流出時平均價格在9000元左右,一噸約4000個,算上運費,每個成本平均在2元至3元。轉賣二手每噸可以賺8000到12000元,但拆解后打粉則只能賺4000元,利潤差了一半,高額利潤讓一些人罔顧法律,鋌而走險。

      民航局新規禁止無安全認證的充電寶登機,是保障航空安全的必要措施。機場設置回收點,旨在集中處理這些隱患產品,處理的方式只能是拆解而不是流入市場再銷售。

      網商平臺是機場二手充電寶的重要銷售途徑。有的平臺明目張膽地批量銷售二手充電寶,顯然監管不到位。平臺不是不能銷售二手充電寶,如果是合規的閑置充電寶交易,屬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是允許的。但若允許批量售賣機場攔截的無3C認證的充電寶,實質上是為非法消化問題產品提供洗貨渠道,演變為商業牟利的灰產環節。

      不能允許機場二手充電寶流向市場。這些被攔截的充電寶本身就因缺乏3C認證、存在安全隱患而被禁止攜帶,未經任何安全檢測和處理就重新流入市場,尤其是面向學生群體,是將重大安全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需要截斷二手充電寶銷售的灰色產業鏈。首先機場委托的回收單位必須公示并接受社會監督。每個回收的充電寶應加蓋不可篡改不可消除的專用銷毀標記,并標注回收單位名以及監督電話。其次,平臺應該嚴禁網店批量銷售二手充電寶。第三,監管部門應對二手充電寶買家比較集中的校園周邊、縣鎮電子市場開展經常性線下檢查,打擊線下非法批量銷售行為。

      機場攔截的二手充電寶安全隱患大,決不能讓本應被銷毀的安全隱患產品,通過批量二手交易形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灰產鏈。二手平臺公然批量售賣二手充電寶的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反映了公眾對充電寶安全的關切與憂慮。回應公眾的期待,斬斷機場二手充電寶回收和售賣的灰產鏈,是有關方面必須擔起的責任。

      (紅 網)


    (責任編輯:王婉瑩)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