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挑戰(zhàn)愈大,紡織品服裝企業(yè)如何逆勢而上?

    2025-08-22 07:30 來源:國際商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婉瑩)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挑戰(zhàn)愈大,紡織品服裝企業(yè)如何逆勢而上?

    2025年08月22日 07:30   來源:國際商報   

    □ 本報記者 劉葉琳

    今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克服全球消費不振和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實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達1707.4億美元,同比增長0.6%。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預計,下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外部環(huán)境有望告別大起大落的“過山車”態(tài)勢,步入相對平穩(wěn)的運行軌道。但長期來看,國際貿易博弈更趨復雜多變。面對挑戰(zhàn),中國企業(yè)應積極開展多元化市場布局,分散市場風險;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運營效率與競爭力;加強全球供應鏈韌性建設,確保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市場多元,品類分化

    今年以來,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對歐盟、日本、“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同比增長,對美國、東盟出口出現下降。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199.9億美元,同比增長8.1%;對日本出口7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830.8億美元,同比增長0.8%;對美國出口216.7億美元,同比下降5.1%;對東盟出口255.1億美元,同比下降5.7%。

    在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和貿易摩擦頻發(fā)的雙重壓力下,中國服裝出口結構的調整正在加速推進,品類分化也較為明顯,梭織服裝出口微幅增長,衣著附件出口小幅下降。數據顯示,上半年,梭織服裝出口額為311.1億美元,同比微增0.5%,出口數量71.2億件,同比增長7.5%;針織服裝出口額為330億美元,同比下降0.9%,出口數量116.8億件,同比增長8.1%;衣著附件出口額為69.8億美元,同比增長0.7%。另外,大衣/防寒服、褲類、襯衫、毛衫、手套等品類上半年出口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5.8%、6.2%、0.7%、10%和1.8%;連衣裙/半裙、內衣/睡衣、針織T恤衫、胸衣等品類出口同比分別下降6.2%、5.8%、11.4%和11.1%。

    洞察變化,拓展布局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建議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yè)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積極應對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面對復雜的中美經貿局勢,企業(yè)需動態(tài)跟蹤美國與相關國家的關稅博弈態(tài)勢,并據此靈活調整產品定價和市場策略。

    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yè)應重點提升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并優(yōu)化全球產能布局。一方面,企業(yè)可通過增加研發(fā)投入,提升產品設計水平和科技含量,滿足國際市場對高品質、個性化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企業(yè)可在全球范圍內合理布局產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建議紡織品服裝企業(yè)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走多元化布局道路。除了傳統(tǒng)的歐美市場,企業(yè)應加大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開發(fā)力度。這些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但也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文化差異大等問題。因此,企業(yè)需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和政策法規(guī),制定針對性的市場策略,提升產品在新興市場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另外,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yè)還應深耕國內市場,通過完善內銷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式,推動形成內外貿協(xié)同發(fā)展的良好格局。

    (責任編輯:王婉瑩)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