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虛擬電廠規模化落地迎良機

    2025-05-09 07:51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劉朋)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虛擬電廠規模化落地迎良機

    2025年05月09日 07:51   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和電力市場建設加快推進,虛擬電廠作為電力系統新業態、新模式,作用日益顯著,需求日益增長,發展條件日益成熟。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虛擬電廠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各類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隨著國家對虛擬電廠主體經營地位的充分明確,虛擬電廠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

      助力能源轉型

      提起電廠,人們腦海里第一反應往往是:高聳的煙囪、巨大的冷卻塔、滾滾的白煙。虛擬電廠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發電廠,它既沒有廠房,不燒煤,也不用其他燃料,而是一種智能電網技術,其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把工廠、商場甚至民房的各類分散、可調節的電源和負荷匯聚起來,形成一個虛擬的“電廠”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在虛擬電廠聚合下,企業、居民等用戶均可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靈活性更高。

      近年來,我國風光新能源高速增長,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與此同時,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壓力不斷加大,虛擬電廠作為聚合需求側資源參與電網調節和市場交易、促進供需協同的新型經營主體,備受關注。

      走進江蘇宿遷運河港配售電有限公司數智能源服務中心,虛擬電廠智慧運營管理系統大屏上跳動著實時用電負荷曲線。自2023年6月份啟動建設以來,該虛擬電廠已聚合分布式光伏26兆瓦、儲能105千瓦/210千瓦時,可調節負荷80兆瓦,建成“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平臺。

      “宿遷運河港配售電有限公司虛擬電廠誕生源于迫切的現實需求,是宿遷首個完成電力交易市場注冊的虛擬電廠。”國網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王鵬翔介紹,宿遷新能源裝機近3年年均增速達28%,傳統“大機組+電網”模式難以適應其間歇性和不可控性,亟需靈活調節資源來平抑波動。該虛擬電廠聚合用戶可通過“削峰填谷”、需求響應等方式,助力電力保供與新能源電力消納,并獲取收益。

      “雙碳”目標下,虛擬電廠對提升電網安全保障水平、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能源政策與市場研究院院長凡鵬飛介紹,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安全穩定運行挑戰愈加嚴峻,極端天氣或發電側出力不足情況時有發生。虛擬電廠將單體容量小、分布散的需求側資源“化零為整、聚沙成塔”,能夠在電力供需平衡困難時實現高效率、成規模快速響應,豐富電力安全保供手段。

      與此同時,經過10余年大力發展,我國風光新能源實現跨越式增長,為促進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要源網荷儲高度協同。凡鵬飛認為,虛擬電廠一方面可挖掘負荷側調節能力,助力大電網平衡,減少棄風、棄光現象;另一方面可引導聚合用戶側各類資源與配電網運行有機協同,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納水平。

      堅定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虛擬電廠建設。政策方面,國家層面近期出臺的電力需求側管理、電力市場、配電網發展、新型主體發展等相關政策中均有條款提及虛擬電廠,涵蓋其發展方向、功能作用、參與市場方式等多個方面;山西、寧夏、上海、廣東等省(區、市)根據本省份虛擬電廠發展階段和地方特色,出臺了專項發展規劃、管理辦法,系統性推進發展。

      市場方面,《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將虛擬電廠單列為一種新型經營主體,山西省、廣東省發布了虛擬電廠參與市場交易的細則,已基本明晰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現貨市場、政策性需求響應3種收益模式。發電集團、電網企業、民營企業均在加速探索。

      但總體來看,全國虛擬電廠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適應虛擬電廠發展的管理要求、市場機制和標準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單葆國表示,一是概念內涵尚未形成權威統一認識,暫無全局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二是技術標準和建設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尚無法滿足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需求。三是參與市場機制不健全,運營商獲利空間有限,產業健康發展延續性不強。四是虛擬電廠運營商缺乏支撐業務常態化高效運營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布局。

      針對虛擬電廠的定義和定位,《意見》明確虛擬電廠是聚合包括分布式電源在內的各類分散資源,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的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對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具有重要作用。針對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等機制,《意見》明確虛擬電廠在滿足有關要求的情況下可按獨立主體身份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初期可結合實際適當放寬準入要求,并根據運行情況逐步優化。

      在單葆國看來,《意見》作為我國第一份針對虛擬電廠的國家級專項政策,將為系統推進虛擬電廠規范化、規模化、市場化、常態化發展提供重要指導,為助力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鼓勵民企參與

      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力度支持更多民營企業參與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此次《意見》提出,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虛擬電廠投資開發與運營管理,共同推動技術及模式創新,正是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能源電力領域開發建設的有效舉措之一。

      目前,深圳等部分地區民營企業已成投資運營虛擬電廠的主力。相較于傳統能源項目,虛擬電廠具有資金需求相對較小、運營靈活、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適宜民營企業參與投資,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浙江嘉興,嘉善晉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供電部門指導下積極開展虛擬電廠巡檢工作,為迎峰度夏做準備。該虛擬電廠接入嘉善地區首座用戶側10千伏并網大容量儲能電站,以“削峰填谷”形式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創造經濟效益。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營銷專業工作人員黃偉介紹,去年迎峰度夏期間,該虛擬電廠單獨參與負荷調控,有效助企緩解電網供應壓力。截至4月底,通過“削峰填谷”,該企業實現經濟收益約270萬元。

      不過,當前大多數虛擬電廠僅通過需求響應獲取收益,商業模式較為單一。《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定虛擬電廠發展方案,加快培育虛擬電廠主體,加快推動虛擬電廠公平參與電力市場或需求響應,鼓勵虛擬電廠開展業務創新,提供節能服務、能源數據分析、能源解決方案設計、碳交易相關服務等綜合能源服務。《意見》的出臺,進一步拓寬了企業的增益渠道。

      凡鵬飛表示,虛擬電廠是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的代表性業態。伴隨著電力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虛擬電廠將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平臺作用,為海量小規模、無法獨立參與電力市場的分布式電源、可調節負荷、儲能等提供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為電力市場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商業機遇。(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

    (責任編輯:劉朋)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