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雪碧瓶中驚現肉蟲

樊先生收到親戚送的一箱雪碧飲料,他打開其中一瓶雪碧喝了幾口后,意外發現瓶內竟然漂著一只白色的,1厘米左右的肉蟲。 據樊先生介紹,該雪碧是他的親戚年前贈送給他的,2月5日中午他才打開喝,才喝兩口就發現有蟲子在里面。
雪碧回應:廠家只用3瓶產品了事
2月5日當晚,樊先生按照飲料瓶上的電話與廠家聯系。6日中午,廠家工作人員伍先生找到樊先生,表示瓶蓋已經打開,無法確定事發的具體原因,根據公司相關規定,愿意贈送樊先生3支相同雪碧產品。
對于雪碧中存在蟲子的事情,廠家工作人員并沒有否認,稱如果樊先生不能接受公司處理意見,則只能請樊先生將產品拿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在確定原因后再分析各方責任。
對于這樣的結果,樊先生并不能接受。“希望他們能給我個合理解釋。”
08年首陷蟲子風波: 消費者要求賠償100萬

早在08年6月,北京消費者高先生在其購買的雪碧瓶中發現一只長約4厘米的天目蟲。為此,高先生將可口可樂公司訴至法院,要求雙倍返還貨款5元,并賠償精神撫慰金100萬元。
高先生說,2007年6月,他從北京市酒仙橋一超市內購買了一箱雪碧飲料,回家打開后發現一瓶未啟封的飲料中含有長約4厘米的異物,經辯認,該異物竟是一只天目科的昆蟲。
對此,可口可樂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稱,發現昆蟲的雪碧飲料的確是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但是瓶中出現異物,在可口可樂公司還是第一次發現,可能是在生產時的高壓灌注消毒過程中,由于蟲子體積較大沒有被排出瓶外。
“瓶中出現異物,在中國還是第一次,所以我公司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但是不能接受原告的訴訟請求。”北京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代理人表示,高先生沒有提供他受到精神傷害的證據,而且雪碧是從超市買的,和可口可樂公司沒有直接買賣關系。
雪碧意外“贈品”層出:不明物體令人作嘔

2010年11月8日,沈陽消費者在雪碧中喝出煙頭,透過玻璃瓶體,一個近3厘米長的煙頭漂在瓶內,煙頭被一團透明物包裹,沒有被泡散。飲料中懸浮著不少半透明物體,看上去有些渾濁。而之后,沈陽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外事部主任在查看實物后他表示,漂有煙頭的雪碧確實是自己公司產品,并判斷沒有開封過。
2011年12月18日,安徽消費者李先生在合家福超市財大店購買了一瓶500毫升塑料瓶裝雪碧。在出了商店以后,因為口渴隨即將飲料打開喝了一口,卻發現飲料的氣不足,仔細一看發現整瓶飲料里有很多絮狀懸浮物。
鏈接:
關于雪碧:雪碧誕生于1961年,1984年正式進入中國。作為檸檬口味碳酸飲料的領導品牌,雪碧暢銷于190多個國家,是世界排名第4的碳酸飲料,是可口可樂公司成長最快的飲料。
關于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總部設在美國喬亞州亞特蘭大,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擁有全球48%市場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飲料的二項。
可口可樂在200個國家擁有160種飲料品牌,包括汽水、運動飲料、乳類飲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飲料經銷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國排名第一的可口可樂為其取得超過40%的市場占有率,可口可樂系列產品包括:可口可樂、健怡可口可樂、芬達、雪碧、陽光、醒目、天與地、津美等。雪碧,芬達,可口可樂,是其3大主打產品,而雪碧(Sprite)則是成長最快的飲料。
近年可口可樂公司“問題產品”不斷曝光
2012年01月19日,中國時刻網報道了《果粒橙使用致癌農藥 可口可樂公司承認含有多菌靈》
2011年8月31日,東南快報報道了《福建莆田一批雪碧含雜質 檢出大腸菌群超標38倍》
2011年08月25日,聊城新聞網報道了《雪碧未開封卻無飲料 市民連呼上當》
2011年4月2日,東南網報道了《“雪碧”有異味還可燃 疑是終端銷售出問題》
2009年09月14日,廣州日報報道了《可口可樂曝“發霉門” 未開封瓶內漂絮狀物》
中國經濟網綜合報道 記者張欣瑜
本網評論
質疑可口可樂的道德底線
雪碧“蟲子門”事件被曝光后,可口可樂公司于2月8日在其中國官網發布聲明。聲明稱:可口可樂全球裝瓶系統擁有非常嚴格的質量保障體系,所生產產品均符合國家食品飲料質量安全標準,請廣大消費者放心飲用。
聲明還稱:獲悉此事后,我司立即檢查所有生產設備與生產流程,并檢測了同批次產品留樣,結果顯示生產一切正常,所有產品安全合格。并稱: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此事,我司正積極配合調查取證,目前不適宜發表更多評論。
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飲料企業,可口可樂公司一直宣傳自己“所生產的產品都是安全的”,并聲稱“嚴格遵循中國法律以及其它相關規定”。中國消費者對這樣一家巨頭公司的產品也可謂追捧有加,這讓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日子相當滋潤。可口可樂上周發布的2011年財報則顯示,可口可樂在華去年四季度及全年銷量分別增長10%和13%,除2010年在華銷量增長6%外,過去的10年里有9年實現了在華兩位數的增長。
一方面,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持續高增長,凸顯出中國板塊在可口可樂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無論可口可樂公司采取何種措施,保證產品質量都是其作為全球最大飲品公司的應有之義,也是確保其采取有效措施讓消費者喝到放心飲品的同時收獲公眾的信賴與好評。
但是,從上面列舉的新聞以及可口可樂近年不斷曝出的質量問題已經證明,,作為號稱嚴格遵守中國法規的全球知名飲料企業,面對可口可樂中國消費者中的受害者,人們卻看不到可口可樂對中國龐大消費人群應有的尊重與歉意,更不用說企業自身的反思了,其傲慢余不善,令人驚訝。消費者不禁要聞:具有百年發展歷史的飲料巨頭企業,可口可樂的商業道德底線到底是什么?(評論員 佟曉群)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