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立足創新推動舌尖消費

    2025-05-09 09:4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朱曉倩)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立足創新推動舌尖消費

    2025年05月09日 09:40   來源:經濟日報   李 芳 胡 斌

      煙火氣里尋美味,用舌尖感受生活溫度。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消費市場繁榮某種程度得益于我國餐飲市場的迅速發展,相關激勵政策陸續出臺,推動餐飲消費場景重構與融合創新。

      《2025年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5.57萬億元,同比增長5.3%。但各餐飲品類人均消費價位從2023年的42.6元下降到2024年的39.8元。與此同時,餐飲市場出現產業地域突圍、消費分層與煙火經濟興起、性價比食材需求凸顯等發展趨勢。這些變化,需要餐飲從業者擁有一雙慧眼,洞察消費者需求,憑借對品質的執著和對顧客的真心,用心做菜品,真心為食客,在變化中謀求長久發展。

      近年來,有關部門圍繞餐飲消費領域出臺了完善餐飲標準體系,制定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多項政策。例如,商務部等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及外賣封簽機制,探索“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供應鏈模式,強化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監管;打造“美食名鎮”“美食名村”,開展“中華美食薈”系列活動等。地方層面,北京市對老舊餐廳改造升級投資額超核定計劃70%的,給予一次性獎勵等;四川省對餐飲企業年營業額首次達150萬元以上的提供專項培育和補貼;等等。

      不過,餐飲業也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開餐飲門店數量為451萬家,但關閉的門店數量也達到409萬家,閉店率創紀錄地達到61.2%。當下,頭部餐飲品牌集中度提升,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品牌店某環節稍有疏忽都可能會影響消費體驗。盡管有餐企嘗試多業態混搭增加收入來源,但供應鏈復雜度和運營成本也隨之增加。此外,餐企用人、房租等成本有所增加。針對此,餐飲企業需要強大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能力,努力做好“舌尖”上的消費。

      一方面,以場景創新拓寬消費邊界。當下,年輕人紛紛涌向評分在3.5分左右的餐廳。以前約飯是去大飯店吃,現在約飯注重去吃什么,而不在乎飯店的大小。“漂亮飯”的走紅,以其精致的擺盤和極具視覺效果的呈現,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就餐首選。餐飲消費市場中出現的性價比邏輯、輕社交邏輯等,使餐飲行業持續調整經營策略。對此,要進一步明確市場定位,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從裝修風格到服務流程,圍繞品牌核心理念展開,增強顧客辨識度和忠誠度。保持菜品創新,定期推出新菜品,以此吸引和留住顧客。精心設計每個服務細節,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美食制作過程、餐廳故事、顧客評價等,迅速提升品牌曝光度。

      另一方面,以數字場景重構人貨場關系。餐飲企業要通過產品迭代和供應鏈優化構建“護城河”,在設備、標準化、供應鏈以及食品安全方面迭代升級。要通過設備自動化、智能化與數字化深度融合,構建起一套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可控的運營體系,在考慮食品安全風險的前提下引入合適的餐飲設備。另外,增強餐飲連鎖品牌的供應鏈彈性與柔性,關鍵是實現供應鏈的動態平衡和高效響應。要積極打造就餐抽獎、積分兌換等促銷活動,豐富消費者就餐體驗。(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 芳 胡 斌)

    (責任編輯:朱曉倩)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