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智護生態“繡”鵬城

    2025-04-29 09:41 來源:科技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楊秀峰)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智護生態“繡”鵬城

    2025年04月29日 09:41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羅云鵬

      走進深圳市福田區梅林智翼城管聯勤調度中心,梅林街道實時動態盡收眼底。隨著無人機排查出一處生態風險點,系統自動觸發告警,“派單”給就近的工作人員,不一會兒這處風險即被處理。

      “過去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巡查、發現問題,現在用這些科技手段,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該中心負責人胡杰介紹,他們現在每天處理的各類城市事件超過200起,除了市容環境外,還包括公共安全等。

      時下,像這樣的智慧管理場景每天都在鵬城深圳上演。這座城市正以科技執筆、生態為墨,描繪出美麗城市新畫卷。

      數字賦能改善環境

      智慧治理是深圳美麗城市建設的關鍵詞。

      在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的一處建筑工地,高空攝像頭無聲轉動。此刻,南山區生態環境管控平臺的大屏正跳動著全區數百個在管工地的環境數據流,噪聲監測熱力圖與空氣質量曲線交織,勾勒出數字時代城市呼吸的節拍。深圳南山,正用數字技術重構建筑工地環境治理的時空維度。

      近年來,深圳市南山區穩步推進“生態天眼工程”,覆蓋全域的1300余個高空高清攝像頭搭建出“城市天眼矩陣”,全景攝像頭以120度廣角實現工地快速定位,360度高清可旋轉球機實時捕捉揚塵動態。高空俯瞰系統則構建起工地與周邊2公里環境敏感建筑的“數字鄰里關系圖”,直觀反映寫字樓、住宅、學校等敏感建筑與建筑工地的位置關系,真正做到精準洞察建筑工地施工噪聲、揚塵等問題。

      在提升城區生態治理水平的同時,深圳的美麗城市建設也向建筑內部縱深推進。

      

    (責任編輯:楊秀峰)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