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原副局長陳金甫日前表示,我國醫療保障體系正呼喚商業健康保險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加速發展。他指出,醫療健康需求正成為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新引擎,醫療服務產業正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這就需要全面推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更需要系統建構多層次醫保體系,建立社保與商保的深度融合支付新機制。”陳金甫說。
近日,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與健康保險融合發展研究聯合體成立大會暨AI驅動下的中醫智慧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上,陳金甫做出以上表述。據悉,該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與健康保險融合發展研究聯合體承辦、固生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支持。
在陳金甫看來,當前正處于新舊供需平衡的轉換與生態重塑時期,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已不再簡單滿足于解決需求,而是支撐我國醫藥健康發展和人類全面發展的全新生態問題。
“按照促進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驅動的治理理念,醫保治理正建構全方位促進醫藥科技創新的系統集成作用機制和政策體系;醫保改革,已經成為醫藥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陳金甫說。
陳金甫認為,2017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和準入談判開啟了醫保戰略性購買新紀元,對醫藥發展模式產生了顛覆性影響與生態重構。“醫保的戰略性購買中,待遇的服務取向、支付的價值取向、價格的競爭取向,形成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和生態。醫藥行業的發展真正進入了優勝劣汰的大浪淘沙環節,創新驅動迎來初春。”陳金甫說。
在這一時代變局下,陳金甫提出,醫保治理發展的底層邏輯正發生變化。醫保促進醫藥是靠基金支持還是機制功能、醫保支付與醫藥價格如何厘清治理角色并實現作用協同等成為目前醫保治理面臨的幾大命題。
陳金甫表示,醫保促進與社商融合需要找準定位,必須把商業健康保險作為新時代健康產業與服務發展的新動能和戰略性購買的新支點。
“商保與社保的關系不應是傳統意義上的板塊式集合或支柱式構架,而是應構建一個政府支持、企業運作及各方力量整合的多元融合支付體系。”陳金甫表示,基本保障、福利幫扶、商業健康保險多功能梯度支付體系下,需求多元化拓展促進供給多梯度發展,并催生多維競爭與供給格局,品質和創新將鑄造供需秉賦,支付和價格機制將更具活力和效力。
他進一步建議,從醫藥科技創新支付的破局來研究推進社商融合。一是要突破制度瓶頸,建構系統平衡的多層次保障與供需生態;二是要突破路徑依賴,搭建共付平臺;三是要防范責任失衡,創建信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