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低空經濟”正在湖北加速起飛

    2025年04月23日 17:14   來源:荊楚網   

      近年來,湖北低空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湖北省政府印發《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為全省低空經濟發展勾勒出清晰的藍圖;武漢市批復24條低空飛行航線,全面覆蓋短途運輸、空中游覽、物流運輸等多個領域;東湖高新區建成全國首個低空共享無人機應用示范區,成為低空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隨著各類低空經濟領域熱點信息在荊楚大地頻繁傳來,“低空經濟”正在湖北加速起飛。

      低空空域是亟待開發的具有巨大價值的政府資產,被稱為空天產業發展的第四空間。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2021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國家規劃,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其產業鏈條長,應用范圍廣,能夠帶動投資、促進消費,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對于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低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自主可控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是掌握行業話語權的 “勝負手”。坐擁創新沃土的湖北,正以硬核實力搶占技術制高點。湖北有多位雷達、北斗、遙感領域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在涉飛行領域表現出眾。七〇九所擁有多個低空經濟領域科研平臺,突破20余項行業關鍵技術,技術實力處于全國第一梯隊。在此基礎上,湖北持續加碼關鍵技術攻關,著力構建 “政產學研金服用” 協同創新生態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促進自主可控的關鍵產品和核心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斷增強行業競爭力。

      發展低空經濟,安全是底線紅線,安全得不到保障,低空經濟將無從談起。加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各類航空器的安全飛行提供 “空中地圖”和“空中導航”,也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有力監管手段,有效避免低空空域放開后,低空無人機碰撞、墜落、影響民航客機、危害地面人員和基礎設施等各類事故的發生。《湖北省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中提出加快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四網”,完善地面起降“設施網”,構建低空智能“信息網”,劃設低空飛行“航線網”,打造低空飛行“服務網”,為低空經濟安全飛行保駕護航。

      差異化發展是湖北低空經濟的鮮明特征。目前,湖北省正在按照“一核三極”輻射聯動的布局,打造以武漢為中心,襄陽、宜昌、荊門為支撐,全省協同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武漢全力創建全國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試點;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加速建設低空經濟企業總部及研發、應用服務示范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研發、試驗及航空運動示范區。荊門加快拓展全國首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內涵,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襄陽、宜昌、荊州等城市根據自身優勢產業打造整機及裝備制造、低空航空器綜合互檢互驗示范區。隨著各地特色板塊持續發力,湖北低空經濟正以“百花齊放春滿園” 的態勢,在錯位發展中匯聚成推動全省支點建設的磅礴力量。

      遠方不遠,未來已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我們相信,在湖北這片敢為人先的熱土上,低空經濟必將乘風而起,振翅高飛。

      作者:奎國秀(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網評團隊、區發改局)

    (責任編輯:佟明彪)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