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青山鋼鐵紅 正街青春潮

    2025年05月08日 15:09   來源:荊楚網   

      近日,武漢市青山區青山正街“蝶變”歸來,以“鋼鐵紅·青春潮”為主題的首屆“紅”生活藝術周在鐵塔光影中盛大啟幕。這座承載著武漢工業記憶的老街區,通過融合文旅場景特色元素,打造集文化、藝術、商業、演藝于一體的復合型情景消費空間,在“改造”與“記憶”的平衡中奏響工業遺產活化的新樂章。作為武漢首個工業遺產藝術化再生示范項目,青山正街不僅在空間上實現了“工業銹帶”向“城市秀帶”的轉變,還在深化“文旅+百業”融合發展的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新路。

      跳出工業看工業。從廢棄廠房到文化符號,每一處工業景觀背后都有故事,凝結著時代記憶。如今,工業遺產正在重新融入城市肌理,逐漸承擔教育、文化、社區功能。近年來,多地正積極推動工業遺址的旅游活化利用、工業科技的旅游沉浸體驗和工業生產的旅游場景展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先后公布兩批共122家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六批共232家國家級工業遺產,10家國家工業遺產旅游基地。

      作為全國擁有國家級工業遺產較多的地級市,黃石設立了國內唯一工業遺產片區,通過“礦-廠-路-街-碼頭”的聯動,重新定義了工業遺產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工業遺產作為城市寶貴的物質資源,其價值遠超越物理空間的存續,而是成為工業文化傳承、城市創新驅動的重要載體。活化工業遺產,就是讓沉默的工業遺址“重煥生機”,意味著要圍繞城市功能再生,適應性再利用空間資源,保留標志性的城市記憶元素,巧妙融入現代設計語言,使歷史記憶與當代審美相得益彰。

      透過文旅看文旅。隨著“文旅+百業”深度融合,場景創新正撬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當工廠流水線變成城市故事線,“工業+文旅”也能成為“詩與遠方”的另一種打開方式。斑駁的高爐、紅磚廠房、老式民居……這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文化符號,完全可以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為城市文化的新地標、市民生活的新空間、文旅發展的新亮點。

      為打造一流的景區、線路、城市三類品牌,湖北省提出要深化鏈態融合,加快推動“工農商文旅體”全行業和“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向重點旅游景區、旅游線路和旅游城市集聚發展。湖北省工業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從遠古青銅冶煉到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荊楚大地的工業文明基因正以創新表達、煥發新生的形式。武鋼文化旅游區、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宜昌809微度假小鎮……越來越多工業遺址通過融合文化符號與當代創意,賦能文旅新場景,蛻變為文創綜合體、沉浸式博物館、數字藝術公園等。

      從鐵水奔涌的工業脊梁到藝術煥新的文旅地標,“工業+文旅”正從小眾領域進入大眾視野,逐步展現出其在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傳承和區域轉型發展中的多重價值。期待更多“硬核工業”牽手浪漫文旅,不斷激發消費新業態、新場景,讓更多老廠房、老工藝煥發新的生機。

      作者:艾文華(武漢市青山區“青評調”網評團隊)

    (責任編輯:佟明彪)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