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楊凱生回應“不良貸款率造假”:不能簡單判斷

    2017年03月05日 10: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記者 馬常艷專欄)針對“有銀行故意少報,真實銀行不良貸款率更高”的消息,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原行長、銀監會特邀顧問楊凱生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能簡單判斷銀行不良貸款率數據是不可靠的,首先要看到很多銀行上市之后,特別是在境外上市的,其財務報表都要經過國際審計師的審計的。而且去年年底,銀行關注類貸款,就是比較容易裂變為不良貸款的貸款占比是下降的,這些都是好的趨勢。

      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原行長、銀監會特邀顧問楊凱生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楊凱生表示,中國銀行撥備水平在國際上還是比較高的,資本充足率也完全達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消化、防御風險的能力還是強的。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是有必要的,我國的金融風險總體上是可控的。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此前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表示,現在有些銀行,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也包括地方中小銀行 ,在不良貸款統計上不夠準確,或者說是有意少記了一些不良貸款,真實的數據可能會高一些。

      至于途徑,董大勝說,完全沒按照謹慎性原則來統計,沒有按監管部門要求來統計不良貸款,通過所謂重組掩蓋不良貸款,通過資產公司代持,投資業務等多種方法手段掩蓋。

      代表委員小資料:

      楊凱生,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原行長、銀監會特邀顧問。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馬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