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王召明委員: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大數據支撐

    2017年03月10日 19: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鄭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這讓我們看到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魄力與決心。”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表示。

      不過,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大數據的支撐。生態文明建設不能簡單的等同于治污、種樹種草,要水、土、氣環境系統一體化治理,吸收與排放要平衡。王召明建議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有一定發展基礎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分地區的“生態環境系統大數據平臺”。生態有其自然規律,不同地域規律也各不相同,通過大數據分析土壤、植物等數據,建立生態系統標準,指導生態系統保護。

      王召明連續4年的提案都聚焦草原生態建設,今年,他帶來了《關于建立國家草原生態環境大數據的提案》。王召明認為,不管是從服務農牧民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科學保護和修復草原出發,解決這種在生產中的信息匱乏和不對稱的問題,就必須重視大數據的應用。要修復某一塊草地,必須掌握某一區域的年降水量、土壤特性、適種草種等一系列生態數據,生態建設才能有的放矢,精準施策。

      王召明說,生態大數據平臺要服務于農牧民的生產實踐。比如在內蒙古草原,由于我國畜牧業所需的優質牧草缺口較大,農牧民種植牧草的積極性很高,但究竟該種些什么、怎么種,缺乏科學指導和數據支持,如果建立起大數據平臺,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代表委員小資料:  

      王召明,男,民建成員,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