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引入民企高科技參與國防軍工業務

    2019年03月12日 1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促進規則銜接,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據記者了解,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就提交了“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議案。

      “建設高質量的粵港澳大灣區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必須同時滿足核心尖端技術創新、資質核心知識產權群,民營企業高科技參與國防軍工業務,軍用尖端技術轉化民用三個條件,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直正落實高質量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缺一不可。”劉若鵬對記者說。

      在劉若鵬看來,核心尖端技術在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只有擁有核心尖端技術競爭力,建設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群才能不受制于其他國家或組織,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

      引入民企高科技參與軍品研制生產,和傳統以國企為主的軍品生產企業竟爭,可以促使國企提高自身競爭力,“民企高科技參與國防軍工業務,可一定程度彌補我國國防科技的不足,直接為軍工業務服務,加速國防建設步伐,推動國防科技的跨越式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軍用技術逐步轉移轉化應用于民用領域,可助力我國企業打破一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對此,劉若鵬建議,“政府梳理遴選符合上述三個必要條件的創新企業,在有條件的地市給予政策支持,建立粵港澳高質量發展的軍民融合創新區,扎實推動富國和強軍協調發展。”

      (《中國經濟信息》 記者 郝杰)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