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標本兼治涉企違規收費

    2023年02月27日 05:58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落實涉企收費優惠政策和整治違規收費情況匯報,要求進一步鞏固整治亂收費成果。數據顯示,去年各地嚴肅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共查處相關問題7700多個,涉及金額50多億元。在大力實施減稅降費的形勢下,涉企違規收費還屢禁不止,與助企紓困政策要求背道而馳,應引起高度重視。

      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三亂”問題,對市場主體正常運行影響很大。近年來,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整治工作持續展開。應該說,收費項目越來越少、收費行為越來越規范透明,加上持續實施減稅降費,企業負擔不斷減輕,獲得感明顯。同時要看到,“三亂”問題治理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在不同階段、不同領域又有不同特點和表現。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地方、單位“錢袋子”收緊,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沖動有所增強,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我國持續實施退稅減稅降費、緩稅緩費等政策,這是助企紓困的關鍵性舉措,對廣大市場主體來說無疑是“放水養魚”之舉,有力促進企業輕裝上陣、應對挑戰。而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則屬“竭澤而漁”行為,加重企業負擔,抵消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其后果,直接妨礙了市場主體恢復發展,進而影響了宏觀經濟大盤穩定。為此,在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必須出重拳整治涉企違規收費,才能讓廣大市場主體“留得青山”、恢復發展。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要針對重點領域,實施精準治理。涉企收費類型多樣,有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還有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以及一些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的收費,等等。面對這些復雜情況,有必要聚焦社會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領域進行重點治理,對違法違規收費“零容忍”,對違法違規的機構和責任人嚴厲處罰、追究責任。目前,有關部門瞄準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領域、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進行專項整治,這些都是不少市場主體面臨的“痛點”領域。通過重擊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七寸”,有利于更好遏制住各種違規行為。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要推進收費規范化、透明化。“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收費越公開透明,違規現象就越難以遁形。在這一方面,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了很好的探索。財政部在門戶網站公布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一張網”,實行“陽光收費”。“一張網”之外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個人和企業有權拒絕繳納。同樣,其他領域也有必要加大收費信息公開力度,提升收費透明度,給社會一本明白賬,方便社會監督,確保所有收費在陽光下進行。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要注重多部門協同治理和建立長效機制。盡管“三亂”問題已取得明顯成效,但難以畢其功于一役。涉企收費問題較為復雜,領域、環節、形態較多,有的甚至還很隱蔽,需要各有關監管部門密切合作、綜合整治,否則容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同時,治標更要治本,應該重視長效監管機制建設,比如打破行政壟斷、完善收費清單制度、暢通監督渠道等。

      當前,我國經濟正在逐步企穩回升,但困難挑戰還有不少,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還很不容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必須一方面落實助企紓困特別是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面大力治理“三亂”,有效實現減負賦能。只有這樣,廣大市場主體才能更快恢復元氣、生機盎然。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責任編輯:王炬鵬)

    標本兼治涉企違規收費

    2023-02-27 05:5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