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創

    2024-08-12 06:05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創

    2024年08月12日 06:05   來源:經濟日報   

      有效化解各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應進一步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體系引領作用,加強對科技創新業務規模等指標的考核,同時充分應用績效評價結果,從而打造科技與金融良性互動的生態。

      科技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往往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更是“老大難”問題。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通過進一步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體系引領作用,提高對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風險分擔和補償力度,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技創新。這項計劃能否切實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受到高度關注和期待。

      有力的科技投入是支撐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是重要的創新主體,但由于具有高人力成本、高研發投入、輕資產、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特點,經常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如何彌補這一市場不足?建立較為完善的融資擔保體系,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是很多國家化解各類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有效途徑。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部署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我國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持續建立、完善,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作用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具有準公共產品屬性,發揮“增信、分險、中介”功能,與銀行按一定比例承擔貸款的風險責任,降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損失,相應提高了中小企業和“三農”主體的信用水平,增強了銀行提供貸款的積極性。相較一般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這次推出的“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支持的方向更準、力度更大,體現在聚焦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劃定擔保收費標準“紅線”,提高分險比例、擔保金額、代償上限等。通過一系列舉措,放大財政資金乘數效應,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有效降低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從近年來實踐看,有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還存在業務聚焦不夠、銀擔合作不暢、運行效率較低、風險控制能力較弱等問題。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承擔了更多風險,其規范、穩健運行更加重要。

      一方面,支持重點要更聚焦。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一些機構由于經營壓力較大,往往出現業務聚焦不夠的問題,甚至偏離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的主業。為此,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政府性融資擔保不得偏離主業盲目擴大業務范圍,不得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擔保,不得為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資擔保機構進行股權投資。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更要聚焦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精準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等規定的支持主體,起到融資的“穩定器”“放大器”作用。

      另一方面,政策落實要重績效。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的政策功能作用,必須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發揮激勵約束作用,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性融資擔保不同于一般業務,難以簡單用盈利水平來進行績效評價。為此,有必要從政策效益、經營能力、風險控制等方面綜合評價,特別是考核支小支農擔保業務規模及占比、擔保費率等指標,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降低費率水平。在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中,加強對科技創新業務規模等指標的考核,同時充分應用績效評價結果。

      打造科技與金融良性互動的生態,融資擔保僅是其中一環。通過統籌用好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構建豐富的科技金融產品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一定可以有力促進科技強國和金融強國建設。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