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堅決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5-03-10 06:2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wǎng)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堅決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5年03月10日 06:28   來源:經濟日報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糧食產量目標明確為“1.4萬億斤左右”,在連續(xù)4年“1.3萬億斤以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釋放出我國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的鮮明信號,有助于穩(wěn)定糧食生產和社會預期,為穩(wěn)大局、應變局、開新局增添充足底氣和戰(zhàn)略主動。

      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在連續(xù)9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進一步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今年“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與近年來糧食穩(wěn)產增產趨勢相一致,與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規(guī)劃、加快建設農業(yè)強國規(guī)劃提出的中長期目標相銜接,也留出了一定的彈性,符合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我國有14億多人口,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沖突、貿易保護、極端天氣等傳統(tǒng)與非傳統(tǒng)因素交織,全球糧食產業(yè)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如果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就相當于把自己的飯碗交給了別人,關鍵時候是會被人“一劍封喉”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xù)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要求持續(xù)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什么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糧食生產只能加強不能放松。國內外經驗表明,糧食生產爬坡難、滑坡易,一旦松勁就可能掉下去、出問題。我國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國情沒有變,未來隨著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糧食需求還將剛性增長,加之耕地和水資源約束日益趨緊、極端天氣異常多發(fā),我國糧食供求相當長時期內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xù)多年保持在高平臺上,越往前走難度越大。實現(xiàn)“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任務并不容易,要堅持產量產能、生產生態(tài)、增產增收一起抓,切實提高農業(yè)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本固方能糧安。必須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破壞耕地違法行為,確保耕地數(shù)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興糧穩(wěn)產,關鍵在科技。2024年糧食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貢獻超八成,要堅持把“藏糧于技”“授農于技”落到實處,加快良種培育和應用推廣,推進農機裝備智能化應用,推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共同發(fā)力。增強糧食生產的韌性和穩(wěn)定性,還要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應急救災能力,做到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wěn)產、無災多增產。

      糧食歸根到底要靠農民去種,農民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才安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不少代表委員提到當前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待提高的問題。要處理好國內生產和進口節(jié)奏規(guī)模之間的關系,同時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力度,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落實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政策,穩(wěn)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多措并舉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節(jié)約糧食減少浪費,相當于增加“無形良田”。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實現(xiàn)“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端牢中國飯碗,需要14億多人共同努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