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靠前發力打好政策組合拳

    2025-05-06 06:21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馮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靠前發力打好政策組合拳

    2025年05月06日 06:21   來源:經濟日報   

      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導向下,今年一季度雖然財政收入承壓,但財政支出強度與進度實現雙提升。財政部數據顯示,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1%,但支出增長4.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1%,但支出增長11.1%;一般公共預算完成全年支出進度的24.5%,高于過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從結構上看,一季度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9%、教育支出增長7.8%,重點領域支出增速遠超整體水平。可見,在財政緊平衡趨勢下,積極財政前置發力的態勢明顯,關鍵領域投入力度不減。

      今年一季度支出強度大、進度快,體現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主動靠前發力取向,有力促進了經濟向新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消費投資繼續改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成長壯大。其中,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繼續顯效,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投資方面,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制造業投資增長9.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5%。此外,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三大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社會信心持續提振。這些積極變化有利于生產和需求擴大,既為經濟開局提供動能,又推動結構優化,助力實現“量的穩定增長”和“質的較快提升”。

      也應看到,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向財政傳導,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等領域造成沖擊;國內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等挑戰。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背景下,財政政策必須加力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特別是持續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讓政策發揮最大效能。為此,今年赤字率達到4%、新增政府債券11.86萬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從預算看,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長0.1%,但支出增長4.4%;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增長0.7%,但支出增長23.1%,這體現了盡管財政收入低速增長,但也要通過資源統籌確保支出強度。同時,充分考慮政策落地及時性,做到主動靠前發力,要加快支出進度。這既有利于盡快形成實際支出,帶動更多社會投資,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民生改善成效,又有助于提高資金效益,避免“資金等項目”、年終“突擊花錢”等問題。

      下一步,仍需用好用足政策空間,持續加大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打好政策“組合拳”。要繼續加強對擴大國內需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財政支持,切實將“真金白銀”都用在刀刃上、花在緊要處。例如,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兩新”政策,拉動效應或再創新高。再如,2025年中央財政圍繞支持培育新質生產力,安排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118.8億元、增長14.5%。此外,深入落實各項支持性政策,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多措并舉幫扶困難企業,如加快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加強融資支持等。

      靠前發力推動既定政策盡快落地見效,積極財政政策實施要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跑出經濟向好“加速度”,并充分備足預案,為政策調整預留空間。一方面,要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另一方面,通過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完善零基預算、加強高質量項目儲備、優化預算執行進度調度及監管等舉措,用好已安排資金和已出臺政策,使其盡早產生效益。當然,既要把錢及時花出去,還要把錢花好,切實加大預算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提高資金效益,并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ū疚膩碓矗航洕請 作者:吉富星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