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拍攝的河北滄州黃驊港煤炭碼頭。2024年港口完成煤炭下水量2.14億噸,連續6年位居北煤南運港口首位,貨物吞吐量連續5年突破3億噸。

4月9日,黃驊港煤炭港區生態蓮園綠意盎然,魚翔淺底。黃驊港建造面積達70余萬平方米的“兩湖三濕地”生態水系統,循環利用凈化污水。

4月9日,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的皮帶機高速運轉,源源不斷地將煤炭運送到貨船。目前黃驊港實現了煤炭翻、堆、取、裝全流程智能化作業,24小時內可裝滿一艘8萬噸級貨船。

4月9日,工作人員在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指揮中心忙碌。黃驊港自研了一整套智能運營調度系統,從煤炭裝上火車,到運抵港口裝船,直至買家的庫存,每個環節都能在一個屏幕上展現。

4月9日,黃驊港綜合港區集裝箱碼頭在進行裝卸作業。黃驊港目前已累計開辟19條集裝箱內外貿航線,通達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4月9日,全國勞動模范、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設備管理中心副經理汪大春(右)與同事交流工作。黃驊港目前共有10個創新工作室,是黃驊港綠色、智慧、平安、高效港口建設的先行軍。

4月9日拍攝的黃驊港務儲煤筒倉群。48座筒倉總儲煤量達144萬噸,相較于傳統堆場堆存工藝,筒倉采用全封閉設計,從源頭上隔絕了煤炭粉塵外溢,是目前國內工藝最先進、效率最高的煤炭裝卸系統。
2023年5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滄州黃驊港考察時強調,黃驊港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要加強港口能力建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
近兩年來,當地黨委、政府和黃驊港全體員工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砥礪奮進,艱苦創業,敢于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4年,黃驊港貨物吞吐量突破3.55億噸、增長7.35%,集裝箱完成84.62萬標箱、增長35.7%,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在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上,開通了煤炭港區7萬噸級雙向航道,建成了3號4號散雜貨碼頭、船舶燃料油碼頭、煤炭堆場、13.8公里液化管廊、公共保稅倉庫等重點工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海陸聯運綜合體系。
在運能提升上,建立冀蘇電煤“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綠色航線,開辟西部煤炭集裝箱出海新通道;設立了雄安新區、鄂爾多斯、肅寧、定州等內陸港,總數達到26個;新開通至俄羅斯、日本等集裝箱航線,集裝箱內外貿航線達到19條,實現了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
在管理創新上,華港數字運營管理平臺投入使用,首次應用“雙門機”協同卸船作業,建成了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業的干散貨港口、全國首家作業現場無人智能化煤炭港口。(經濟日報記者 翟天雪 宋美倩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