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長對話·上海暨2025年上海國際友好城市合作論壇”5月28日至31日在上海舉行。英國利物浦市議會內閣成員、副市長倪克(Nick Small)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動日”并接受媒體采訪。

1999年10月,同為重要國際港口城市的利物浦與上海結為友好城市。在攜手同行的26年中,兩座城市譜寫出為人稱道的濱水友誼之歌。倪克在該市政府任職超過20年,此前曾7次訪華,4次訪滬。2010年,他來滬參加上海世界博覽會,之后便頻繁參與兩國交流活動。2024年,他再次率團訪滬時,特別提到上海城市發展的巨大變化,并表達了對深化雙邊合作的期待。
“每次訪問中國,都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同樣也是利物浦和英國所要面對的。”倪克表示,“通過成為朋友、攜手合作、分享彼此實踐并相互學習,我們能夠化挑戰為機遇,并充分利用這些機遇,讓英國和中國都從中受益。”
倪克還表示,英中兩國持續關注民間交流至關重要。學術交流、互派教師、體驗彼此文化以及在異國他鄉進行學習,都會在相互協作中為兩國帶來益處。
提及應對凈零排放挑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緣政治挑戰等全球性問題時,倪克表示,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與上海師范大學之間、利物浦與上海之間正在進行的合作,乃至英中兩國之間的合作,必將造福于兩個國家和兩國人民。
“盡管當前圍繞地緣政治存在很多雜音,但若以長遠眼光看待此事,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開放、成為朋友,必須行動起來。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受益。”倪克說。
倪克認為,兩座城市應對共同挑戰的關鍵在于“分享最佳實踐,分享處理問題的方式”。比如利物浦與上海都擁有大量歷史建筑,如何使其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重新開發,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利物浦積累了大量經驗。在規劃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如何與建筑設計師和城市規劃者共創方面,上海和利物浦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倪克表示,英中兩國政府都能從兩座城市之間的友城關系中得到啟發,希望雙方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創造雙贏的局面。(經濟日報記者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