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 農業農村部官網、海關總署
(插畫來源:可靈AI)
農產品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手段。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豐富了國內消費者餐桌,推動了全球農業增長。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隨著對國際市場和國外資源利用程度的加強,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持續增長,貿易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國已深度參與國際農產品市場,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農產品有進有出成常態。一方面,農產品進口額居世界第一,中國市場成為全球農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另一方面,農產品出口額居世界第五,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優質農產品“揚帆遠航”,進入國際市場。
分析農產品貿易可以看出,進出口產品結構基本穩定,體現了我國農業比較優勢。我國有健全的產業鏈和穩定的供應鏈,這是農產品貿易大國的基礎。近年來,農產品進出口產品結構日益符合農業比較優勢狀況,進口以油料、棉花、谷物、糖料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出口以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從2004年起農產品貿易由順差轉變為逆差,近年來大宗農產品呈全面凈進口態勢。當前,全球農產品貿易面臨一系列傳統和非傳統因素交織疊加,不斷培育農產品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才能以國內產業環境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要推動農產品進口來源多元化,在鞏固傳統進口來源地的同時,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農產品貿易合作。努力打造更多大型跨國糧商,支持更多有實力的國內企業“走出去”,參與到重點國家的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倉儲以及農機裝備制造等環節中,形成更穩定的全球農產品供應鏈。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體系建設,深度參與全球農業貿易與投資規則的談判和制定。(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