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提速

    2025-08-22 06:37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提速

    2025年08月22日 06:37   來源:經濟日報   □ 本報記者 王 偉

    博鰲近零碳示范區鳥瞰圖。(資料圖片)

    光伏發電并網745萬千瓦、海上風電并網209萬千瓦;國內首個500千伏省域數字電網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第一,全省公共充電樁平臺接入率達100%……海南通過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加快能源基礎設施提質升級,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聚力新能源轉型,強化能源供給能力。截至今年7月,海南清潔能源(含氣電)裝機占比、發電量占比分別達87.4%、70.1%,位居全國前列,“清潔能源島”建設邁上新臺階。

    優化結構

    儋州海域波濤之上,大唐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的60臺巨型風機巍然矗立,葉輪直徑240米的“鋼鐵森林”正迎風展翼。作為海南“十四五”規劃首批核準的標桿工程,項目全容量投產后年發電量可達36.6億千瓦時。大唐海南公司海上風電事業部董事長張新宇告訴記者:“這一項目突破多項技術壁壘:2226噸重的全球最大吸力桶導管架基礎成功沉貫,17米桶徑創下行業紀錄。”

    “十四五”期間,海南省規劃在臨高、儋州、東方、樂東、萬寧等沿海市縣建設11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1230萬千瓦。

    在萬寧市和樂鎮勤賽村,“光伏+農業”的創新模式成為當地一道亮麗風景。16萬塊光伏板下,1200余畝經濟作物長勢喜人,百香果、香瓜、辣椒等農作物錯落有致。村支部書記陳燕霞告訴記者:“這片土地較為貧瘠,如今通過農光互補項目的建設,從傳統的花生、生姜等作物,拓展到經濟效益更好的經濟作物,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作為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地區,東方市分布式光伏發展走在海南全省前列。東方市明確提出,黨政機關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50%,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40%。

    《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分布式與集中式并舉,加大分布式光伏應用,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按照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模式有序發展集中式光伏。到2025年底,海南計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400萬千瓦。

    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供給體系,支持風電、光伏、生物質、波浪能等新能源高質量快速發展,海南積極打造新能源開發基地。“十四五”時期以來,海南已累計完成2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133萬千瓦投產并網,完成523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項目備案,儲備規模提前達到“十四五”時期規劃目標。

    廣泛應用

    作為中央支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一塊“試驗田”,海南借助自貿港更高水平開放政策和先行先試的先天優勢,探索綠色發展模式,推進能源綜合改革。

    “博鰲近零碳示范區是我國首個拿到‘區域零碳運行’認證的示范區,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燃油車就不讓上島了,連高爾夫球場除草的裝置都換成電動的,這樣可以讓示范區的碳排放再降1%。”瓊海供電局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工程師郭義琳說。

    “在場館中心門口的光儲充柔性充電示范站,可以讓充電與加油一樣快。”順著郭義琳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8個充電樁并排而立。“充電樁單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到600千瓦,采用液冷技術,解決了在高功率充電情況下線纜發熱的問題,最快能讓車輛在10分鐘內充滿電。”郭義琳說。

    博鰲論壇會議中心、周邊的酒店樓宇、停車場的車棚,甚至在論壇新聞中心前廣場,都密密麻麻地鋪設上了光伏板、光伏地磚,窗戶、陽臺上也用上了能發電的光伏玻璃。郭義琳介紹,論壇的所有場館已實現100%使用綠色電力,進入近零碳運行階段。

    今年,在海口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同樣實現了100%綠色辦會,展示了海南綠色低碳消費新風尚,獲頒全國首張綠色電力統一消費評價證書。海南博覽會推動組委會通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綠色電力交易平臺,購買2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約6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13噸。

    海南率先整合完善省級“一張網”監管與運營服務平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已基本實現“一個APP暢行全省”。截至2025年7月,累計267家充換電設施運營商接入海南“一張網”平臺,鏈接充(換)電站4833座、充電樁4.28萬個、充電槍6.08萬把,全面實現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鄉鎮全覆蓋。

    駕駛電動汽車暢游海南島,已成為海南環島旅游公路建成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2024年海南省新增車輛中新能源汽車占比58.2%。為推動能源資源高效配置和利用,海南電網公司聯合新能源汽車生產、電池制造及相關領域企業,按照市場化方式共同推進全省充換電設施統一布局。

    能并盡并

    為確保新能源項目“能并盡并”“能接盡接”,海南電網優化新能源及儲能并網服務,從規劃、工程建設到并網調試等各環節按照“一口對外、內轉外不轉”的原則,制定接入電網過渡方案和應急預案,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將并網時限壓縮近30%。

    海南電網公司規劃部總經理陸冰雁介紹:“2025年以來,海南電網成功完成3座海上風電場全容量并網,累計實現集中式新能源新增并網211萬千瓦,并實現全國構網型新型儲能示范電站并網,最大程度保障省內新能源消納,服務全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此外,海南持續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海南500千伏主網架工程——昌江核電二期500千伏接入系統工程最后一段導線已完成架設,標志著海南500千伏主網架工程首條500千伏線路全線貫通。

    南方電網公司重大項目總監李慶江說,工程建成投產后,海南最大輸電能力將達350萬千瓦以上,保障海南自貿港加速建設的用電需求,帶動大容量核電、大規模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的安全送出和消納,將有力支撐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建設,服務海南綠色轉型發展。

    作為我國首個500千伏省域數字電網,這一工程建成后,將形成途經海口、三亞、昌江等14個市縣、完整的“口”字形環網架構,將帶動大容量核電、大規模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的安全送出和消納。

    截至8月8日,海南省新能源裝機突破1200萬千瓦大關,達1208萬千瓦,其中,風電217萬千瓦,光伏945萬千瓦,生物質46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比例升至47.8%。(經濟日報記者 王 偉)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