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奮起抗爭 挽救危亡

    2025-08-22 06:43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奮起抗爭 挽救危亡

    2025年08月22日 06:43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吳 浩 張 爍 余 健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山西會館舊址內,有一座古戲臺。1933年7月,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后,愛國將領吉鴻昌站在這座古戲臺上積極宣傳抗日主張,號召民眾團結抗日。如今,開設于山西會館舊址內的察哈爾抗戰紀念地展館,仍在向后人訴說著察哈爾抗戰的光輝歷史。

      1933年5月下旬,冀東淪陷,日軍將侵略的矛頭直指察哈爾省。當時的察哈爾省主要包括現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和烏蘭察布市部分地區。日軍在察東防務空虛之際,乘機侵占察東重鎮多倫,繼而侵占沽源,察哈爾形勢日益危急。

      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影響下,5月26日,馮玉祥與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在張家口正式舉起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大旗,整編組建了10萬多人的戰斗部隊,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方振武為北路前敵總司令。

      6月20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向北進軍迎擊日偽軍;22日,抗日同盟軍攻克康保縣城,敵軍向寶昌潰退;27日,馮玉祥電令吉鴻昌,迅速率領各部進攻寶昌。之后,抗日同盟軍連克寶昌、沽源,直指多倫。7月4日,吉鴻昌在大榆樹(現多倫縣榆樹林村)主持軍事會議,決定先發制人一舉攻克多倫;7日,吉鴻昌率部從南、東、西三面包圍多倫;12日凌晨,抗日同盟軍所有部隊發起全線猛攻,經數小時激烈戰斗,日偽殘敵倉皇竄逃,戰斗于中午結束。失守70多天的多倫,經5晝夜鏖戰,被抗日同盟軍收復。“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察東重鎮多倫,這是自九一八事變后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手中收復重要軍事重鎮,給中國民眾帶來了抗日御侮的希望。”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任月海說。

      從6月20日抗日同盟軍北征開始至7月12日,在短短20余天時間里,抗日同盟軍便將陷落敵手的察東4縣全部收復,將日偽軍趕出了察哈爾。這是日寇入關后的第一次敗仗,也是我國軍民長城抗戰以來殺敵最多的一次軍事行動。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軍事大捷,使全國軍民深受鼓舞,在全國促成了一次新的抗日高潮,對其后開展的全民抗戰產生了深刻影響。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浴血奮戰,消滅敵人,收復失地,在中華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史冊上寫下了光輝一頁。(經濟日報記者 吳 浩 張 爍 余 健)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