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金觀平:用好電商平臺助農興村

    2025-08-23 06:0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金觀平:用好電商平臺助農興村

    2025年08月23日 06:08   來源:經濟日報   □ 金觀平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圍繞有力有效擴大農產品消費,提出發揮電商平臺優勢,提升網絡消費質效。

    發展農村電商,不僅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更是提振農產品消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撐。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先后發布《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文件,并積極實施“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數商興農”工程等重點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網民規模持續擴大,達3.22億人,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達69.2%,較去年12月份提升1.9個百分點,城鄉互聯網普及率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扎根廣袤鄉土的新農人,踏入根植數字沃土的直播間,讓農產品在數據流轉中突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無縫銜接、從田間到餐桌的快速直達。

    然而,互聯網普及率提升的背后,農民有網絡不會用、用不好的困境依然存在,數字鴻溝仍是橫亙在鄉村全面振興路上的障礙。農民數字素養的短板,不僅制約著農產品潛力的充分釋放,更關乎億萬農民能否真正成為數字時代的受益主體。

    提升數字素養是固本之策。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核心在于強化針對性,構建適配鄉村、適合農民的數字素養階梯式培育體系;關鍵在于形成合力,通過政府搭臺、平臺賦能、院校支撐的三方聯動,打造“教、學、用”閉環,培育一批理解互聯網、玩轉直播間的新農人,推動數字知識切實轉化為發展能力。

    重構算法邏輯是破局關鍵。防止優質農產品在電商低價競爭中被邊緣化,應成為平臺企業的關注重點。平臺企業應持續優化算法推薦權重,建立價值導向的算法新范式,為優質農產品提供更多展示空間,為農民主播保留發展性流量資源。當算法從效率工具進化為公平調節器,方能疏通優質農產品的上行通道,電商市場也將回歸“質價相符”的健康生態。

    筑牢治理根基是長效保障。治理網絡空間層出不窮的虛假謠言、營銷套路等亂象,需探索構建法治與共治交織的防護網。作為電商業態的重要參與者,平臺企業應壓實主體責任,通過溯源技術確保產銷信息真實可溯,建立分層認證機制引導誠信經營,讓每一個商家、每一份產品都可查證、可追責,為農村電商筑牢信任基石。

    當手機屏幕照亮豐收的田野,當數據串聯起田間與餐桌,億萬農民將從技術接受者變身價值創造者。數字技術的深度賦能,將讓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動能。(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