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包含打破長劇集40集上限、放開季播劇間隔限制、松綁古裝劇播出比例等具體措施。當日,影視板塊股價全面上漲,市場信心明顯提振。
我國電視劇行業曾經歷過一段飛速發展期,2014年,全年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多達429部。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減少注水劇、天價片酬、作品同質化等問題,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行“嚴管”。“嚴管”摁住了老問題,卻又冒出新問題,誤傷優質創作、抑制市場活力等問題逐漸顯現。
新規精準擊中行業痛點,打破束縛創作的諸多限制。從“嚴管”到“放開”,背后是監管層基于行業不同發展階段所作出的戰略性調整。過去嚴格,核心是“治亂”,針對的是“數量泛濫、質量低下”的行業病;如今放開,核心是“振興”,目標是進一步激活創新基因,激發市場活力。
新規有利于拉動資本回流。審查時間縮短和流程優化,縮短了資金被占用的時間。以前一個項目從制作到播出耗時漫長,其間市場口味、演員熱度可能發生變化,企業面臨虧本風險。現在流程加快,資本能更快見到回報,周轉率提高,整體風險自然下降。同時,中插廣告則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直接提升了項目的潛在盈利能力。新規讓資本看到投資影視項目能夠更快收回成本、獲得回報,并且有了更多元的賺錢途徑,同時整個行業的政策環境更加友好和穩定。
新規有利于增加優質內容供給。政策松綁和審查優化降低了前期不確定性,讓制作方更敢于在優質IP開發、劇本打磨和制作上投入資源。監管放開后,電視劇的制作周期縮短,制作效率提升,更快響應社會熱點,為行業發展打開了新空間,觀眾將看到更豐富、更精良、更符合需求的內容選項。
新規還有利于重塑長劇價值。近年來,各大長視頻平臺都在發力短劇,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長劇的生存空間。實際上,行業競爭的關鍵并非來自外部,而是如何用優質內容贏回觀眾。從暑期檔票房突破百億元,到近期年代劇《萬物生》創下央視收視紀錄,市場數據和觀眾反饋反復印證,影視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源于高質量、有深度的內容創作。同時,長劇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新規取消40集上限,這為史詩長劇、復雜敘事騰出了空間。新規還提出季播劇的排播不再間隔一年,有利于一些優質IP的持續開發創作。
政策紅利能否轉化為創作活力,關鍵在于電視劇行業能否拿出真正扎實的作品。這需要更精準地把握觀眾需求,更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并在與微短劇等新業態的競爭與融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推出真正優秀的作品,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作者:姜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