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協商民主:中國式政治智慧的體現

    2013年03月11日 19:27   來源:新華網   李云路 許曉青 李惠子 高潔

      “我贊同對衛生部和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整合措施,但提議改名稱,現在的名字太長,也太拗口。”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王旭東在10日的小組討論會上說。

      當天上午,他和34個界別的22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一起,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根據這個改革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將減少4個。

      王旭東委員建議更改的名字現在叫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它將原來的衛生部和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作了合并。他的提議得到了90位醫衛界委員的響應。

      “那就由王委員牽頭,聯名寫個建議上報,具體名稱我們再商量。”作為小組召集人,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說。按照程序,他們的“改名”建議將提交給全國政協,再由全國政協報送中央有關部門予以考慮。

      “‘改名’建議雖小,體現的卻是中國民主重要組成部分‘協商民主’的大優勢。”中央編譯局政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季正聚說。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認為,把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結合起來,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過去十年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又一重要特點。

      中國協商民主借鑒和參考了一些國家的做法,比如都是用對話去代替對抗和對立,但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協商民主有自己的特點,它也汲取了古代傳統文化“和”的智慧。

      在中國,協商民主通過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等渠道,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它把社會各方面分散的意見、愿望和要求集納起來,進行系統、綜合的反映,在做重大決策前聽取各方看法,進行充分討論,反復溝通,達成能被廣泛接受的理性決策。

      目前,協商民主已經廣泛滲透到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中。兩會前夕,中共中央就在中南海舉行民主協商會,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等向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情況,聽取意見。就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舉行民主協商會,這已經成為慣例。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王旭東和其他委員一樣,在各自界別參加小組討論和聯席討論,圍繞政協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機構改革方案等建言獻策。講真話、講實話、說“逆耳之言”成為今年政協小組會上的一個特點。搶話筒的場面常能見到。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