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教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2020年07月30日 07:27   來源:科技日報   

      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

      不過你知道嗎,這張爆紅的照片,并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據國家航天局消息,該照片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自主曝光拍攝完成。

      那么問題來了,光學導航敏感器是什么?

      “天問一號”飛行在太空中,就像輪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不同的是,飛離地球后沒有北斗也沒有GPS,它靠什么來引路?記者了解到,在借助地面無線電導航實現精確定位的基礎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控制所研制團隊還給它配備了光學導航敏感器,這也是對深空探測相關光學導航方法進行工程驗證。

      與傳統的無線電導航不同,光學自主導航可以通過圖像目標識別和特征提取,完成位置、速度等導航信息的獲取。“天問一號”安裝光學導航敏感器之后,可以在飛近火星的過程中對火星成像,以此計算火星的形心位置和視半徑大小,并結合估計算法獲取自己相對于火星的實時位置和速度信息。

      “光學導航敏感器好比探測器的‘眼睛’。”八院控制所光學導航專家介紹說,“有了這雙明亮的‘眼睛’,探測器就有了自主能力,可以自己看著飛向目的地了。”

      可別小看這只“眼睛”。與我們常說的“千里眼”相比,它大概厲害一萬倍。據介紹,光學導航敏感器裝有長焦鏡頭,可以相隔1000萬公里識別火星,能自主適應火星從點目標到面目標、從弱目標到強目標的變化,完成火星圖像提取。即使沒有外部導航信息,它也能讓“天問一號”在深空飛行中找到前進的方向,清清楚楚地看著火星飛過去。

      所以說,拍個地月合影只是牛刀小試,未來光學自主導航是支撐我國走向更遠空間的重要技術之一,將為我國后續深空探測任務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付毅飛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