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頻道 > 國內專題 > 2019 >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 > 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太原啟動

    2019年05月23日 15:54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啟動儀式在山西大劇院舉行。李建洲攝

      

      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在啟動儀式上講話。李建洲攝

      

      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廉毅敏在啟動儀式上講話。李建洲攝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正式啟動。李建洲攝

      

      中鐵大橋局橋梁工程師張博君作題為《“零誤差”—來自橋三代的堅守》演講。李建洲攝

      5月8日晚,“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劇院拉開大幕,這意味著一場以太原為起點,全國性開展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正式啟動。

      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蔡振華,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廉毅敏,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高衛東,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等相關負責同志出席啟動儀式,并共同點亮啟動標識。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場全國性演講大賽從5月8日開始,至11月底結束,歷時7個月。演講大賽將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條主線,聚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分全國城鄉廣泛開展、舉辦系列主題賽事和網絡人氣賽、決賽和集中展示活動3個階段,主題賽事包括勞動筑夢、綠水青山、建黨初心、強軍興軍、大家小官、大國重器、改革前沿、青春力量、薪火相傳、脫貧攻堅,選擇10個有特殊意義的地點舉辦。

      自2017年11月2日以來,太原市委圍繞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率先發出“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倡議,先后組織時代新人標準大討論,開展“時代新人說”講述活動和征文活動,舉辦“奮斗幸福觀”研討會,推出“時代新人榜”,與人民網共同舉辦2018大學校長論壇并發布培養時代新人“太原宣言”。

      其中,“時代新人說”立足于千千萬萬普通人的誠實勞動和踏實奮斗,給平凡人一個絢麗舞臺,讓勞動者唱響時代之歌,逐漸成為特色品牌并走向全國,受到全省乃至全國的關注,時代新人站到了時代C位,越來越多的人向時代新人學習看齊,黨的理論以這種創新的形式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啟動儀式上,太原市20位時代新人集體朗誦的詩歌《我的熱愛,大聲說出來》精彩亮相,現場觀眾深受感染,紛紛主動跟著朗誦。“時代楷模”其美多吉等8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模范人物講述了和祖國共成長、在新時代奮斗圓夢的精彩故事。

      現場還播放了全國十個賽區各領域、各行業青年代表在地標性建筑或工作場景錄制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祝愿詞視頻。活動尾聲,童聲領唱、觀眾合唱,臺上臺下齊唱《我愛你中國》和《歌唱祖國》,將整場活動推向了最高潮,現場觀眾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強調,活動要緊緊圍繞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聚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突出“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主題,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激勵干部群眾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廉毅敏指出,“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是每一位勞動者展示奮斗歷程的廣闊舞臺。我們將抓住這次大賽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辦的重要契機,深入踐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開創山西省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活動現場有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吉林、湖南、山東等地黨委宣傳部的有關同志,省城各行各業的干部群眾代表、大中小學校學生代表和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中央和省、市媒體記者參加,共計1200多人。(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