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跟著博物館去旅行丨滿肚子酒水的“小豬佩奇”(視頻)

    2024-08-17 09:40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綜合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成琪)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產(chǎn)業(yè) > 文化大滾動 > 正文

    跟著博物館去旅行丨滿肚子酒水的“小豬佩奇”(視頻)

    2024年08月17日 09:40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綜合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綿延的黃河

    流經(jīng)了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qū)

     

    作為母親河

    黃河流域的人類文化遺址有很多

    也出土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文物

    從今天開始

    我們一起走進沿線博物館

    看看那些奇妙的文物

    ·山東博物館

    這件文物叫“紅陶獸形壺”

    酒器

    21.8、通長22.3、體寬14.5、足高7.9-8.4厘米

    屬于大汶口文化

    1959年出土于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

     

    誰能想到

    這只通體發(fā)紅看似豬的酒器

    還是山東博物館十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

    拱鼻子,嘴巴,聳立的耳朵

    圓鼓鼓的肚子

    上翹的小尾巴

    外加粗壯的四肢

    屬實樸拙可愛

    被網(wǎng)友稱之為跨越五千年的“小豬佩奇”

     背部裝提手

    尾部有筒形注水口

    通過口部可往外倒水

    四足之下還可以生火溫酒

    這件集實用與仿生藝術于一身的酒器

    可謂大汶口文化獨有的器型

     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

    紅陶了占據(jù)很大的比例

    至于這件文物為什么叫做獸形壺

    是因為很多人對這件陶器是什么動物還有爭議

     

    而在濰坊市博物館

    收藏了兩件同為大汶口文化的獸形陶器,

    一只是豬形鬶

    一只是狗形鬶

    這說明

    當時已實現(xiàn)了家畜馴化

    豬狗等動物已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畜

     

    在山東泰安縣大汶口遺址的墓葬群中

     1/3 以上的墓中發(fā)現(xiàn)有家豬遺骨

    43 座墓中竟有96個豬頭

    最多的一座墓中豬頭多達14

     

    此外

    還發(fā)現(xiàn)許多模仿家畜的器物和雕刻藝術品

    這些遺型特殊的器物

    固然是當時人們精神信仰的體現(xiàn)

    也間接證明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

    家畜飼養(yǎng)業(yè)的興旺發(fā)達

    成為社會物質財富的重要來源之一

    有效保障和提高了大汶口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責任編輯: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