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從礦洞中挖出文旅寶藏

    2025-07-16 08:53 來源:浙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魏金金)

    從礦洞中挖出文旅寶藏

    2025年07月16日 08:53    來源:浙江日報    高路

    ■ 高路

    在浙江,一批廢棄的礦洞和采石場正以全新的面貌重回大眾視野。如臺州黃巖石窟的一場快閃音樂會,用光影與音樂喚醒沉睡的地下空間;蒼南礬礦的“礦工列車”滿載游客駛向地心,講述工業(yè)遺址的蛻變故事。這些以“礦洞+”模式破圈的文旅新業(yè)態(tài),客流量呈現(xiàn)高速增長態(tài)勢,深受年輕群體歡迎,為浙江旅游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它們的成長路徑為文旅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

    其一,向歷史借力,激活文化基因。歷史不僅是背景,也是核心競爭力。黃巖石窟有千年采石史,蒼南礬礦礦洞開發(fā)史也長達600年。通過梳理遺址脈絡,提煉文化符號,冰冷的礦洞轉化為有溫度的文化空間。

    其二,向專家借智,打造獨特IP。實力之爭也是眼界之爭。黃巖特邀清華大學徐甜甜教授團隊擔綱設計。名師出精品,專家團隊敏銳地抓住了空間、文化與公眾需求的交匯點,并以“公共藝術空間”這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伴隨專家一并引入的還有全國甚至全球視野,跳出文旅的小圈子思維,從全國市場、全球潮流中尋找項目定位,打造具備領先優(yōu)勢的原創(chuàng)精品。

    其三,向市場借勢,搶占體驗經(jīng)濟風口。體驗為王,差異化才是生存之道。黃巖石窟將藝術植入石窟;景寧廢棄礦場化身懸崖上的“天空之城”,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新業(yè)態(tài)巧妙地將游客對新奇體驗的渴望與避暑需求結合在一起,自然更能打動游客的心。

    創(chuàng)新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對資源的再開發(fā)與再創(chuàng)造。“借”的本質是對自然稟賦、文化傳承的深度挖掘,對市場需求的精確把握,對成長路徑的深度探索,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將沉睡的資源喚醒。

    (責任編輯: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