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農村公路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條例》共28條,明確了發展導向、責任主體、路網質量、管理養護、安全保障、融合發展等多方面內容,旨在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適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
“《條例》的出臺是農村公路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農村公路發展邁出新的一步,開啟法治化新階段。”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院長孫永紅表示,《條例》把成熟的政策舉措以法規形式固化下來,從國家立法層面解答農村公路發展為了誰、發揮什么作用、怎么樣發展等重要命題。
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在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底,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4萬公里,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農村公路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特別是農村公路技術等級總體偏低,路網質量有待提升,管理養護短板較多,安全保障亟需加強,服務功能需要進一步拓展。
“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制定農村公路專門行政法規,從制度層面為促進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提供保障和支撐?!苯煌ㄟ\輸部相關負責人指出。
《條例》明確農村公路建設以提升路網質量為重點,與國道、省道建設銜接協調,促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新建農村公路應符合公路技術等級要求,現有不符合最低技術等級要求的應當進行升級改造。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強調促進融合發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采取措施,推進農村公路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等一體化建設,促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能力。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師鄧小兵表示,《條例》的出臺能夠進一步發揮農村公路在引領城鎮發展、優化農村產業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農村交通運輸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建好護好農村公路,資金從哪兒來?《條例》明確,農村公路發展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保障制度。國家鼓勵通過慈善和社會捐助以及綜合開發運營農村公路相關資源、權益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發展資金,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與農村公路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引導社會資本依法參與農村公路發展。
□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