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全球制藥業務負責人杰奎因·度瓦特(Joaquin Duato)先生
制藥、醫療器材、消費品,“三駕馬車”牽引著全球知名跨國醫療保健企業強生集團不斷向前發展。其中,醫療器材一度是主力引擎,很長一段時間為強生集團貢獻最多業務收入。這一地位直到2014年被打破——這一年,強生制藥業務的銷售額超越一直領先的醫療器材制造業務,成為強生的支柱業務。強生集團發布的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制藥業務在強生總收入的占比達到47.4%。占據半壁江山。也是在這一年,強生制藥業務收入達363億美元,躋身全球制藥企業第4名。
強生制藥迅猛發展的軌跡與制藥業務負責人杰奎因·度瓦特(Joaquin Duato)的任命高度切合——杰奎因·度瓦特2009年被任命為強生集團美國公司董事長;2011年被委任為強生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全球制藥業務負責人。這位強生制藥的“掌門人”,憑借創新的商業解決方案及流程來支持公司前沿藥品研發與使用,并激勵員工更加關注如何改變患者的生活。在他的努力下,自2009年以來,楊森全球陸續推出了17種新產品,并預計2021年之前,再提交10余個重磅新藥的注冊申請,以及50余個現有藥品計劃擴展產品線,強生制藥業務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十大制藥公司之一。
任何企業的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的合力結果,但無疑,企業負責人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優秀的企業家,總是有超乎常人的對企業發展的掌控力以及對發展方向的洞察力,才能保證在激烈的市場大潮中行穩致遠。
杰奎因·度瓦特正是憑借個人能力,引領強生全球制藥業務在巨大轉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當然,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杰奎因·度瓦特的卓越能力也并非與生俱來。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杰奎因·度瓦特談及引領企業發展最深刻的體會:任何人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持續不斷地學習。
“學霸”企業家
杰奎因·度瓦特是一個職業生涯豐富,并且對學習充滿熱情的企業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杰奎因·度瓦特出生在西班牙,擁有西班牙和美國的雙重國籍,職業生涯跨越三個國家和地區。這種經歷培育了他獨特的國際視野,并讓他積極推崇和珍視多樣化的經歷和觀點。他致力于發展多樣性文化,于2015年被《西班牙職業世界》雜志評選為美國十大西班牙裔商業領袖之一。
不僅在職場上叱咤風云,翻開學習履歷,不難發現,杰奎因·度瓦特在學業上也堪稱“學霸”級人物——最早取得歐洲頂尖的商學院之一、西班牙三大商學院之一的西班牙ESADE商學院經濟學和商科本科學位,并獲得該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他還擁有位于鳳凰城的雷鳥商學院的國際管理碩士學位。雷鳥商學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商學院,被譽為“國際管理教育第一校”,從1996到2009年連續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商學院排名中位居國際管理教育第一名。
除了自身熱愛學習,杰奎因·度瓦特還致力于為兒童增加教育機會。他是國際慈善拯救兒童會的董事會成員,支持全面提高兒童健康素養,增加兒童教育機會。他也是西班牙ESADE商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此外,他還指導全球多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生,并在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商學院和沃頓商學院等大學就醫藥行業的領導力做過多次講演。令人驚奇的是,他還是一名足球教練。
杰奎因·度瓦特告訴記者,我們要時刻保持著這樣的意識:要讓自己的學識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除了通過職場的經歷讓我們不斷進步外,自己也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同行或者加入小組來彼此學習。杰奎因·度瓦特是清華大學藥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他認為加入這樣的組織,能夠從同行身上學到很多知識。
杰奎因·度瓦特向記者講述他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個轉變。那時他從歐洲轉戰到美國發展,工作沒多長時間后,就聽到很多人抱怨,說他沒有表現出對身邊同事的足夠重視。其實這些同事工作都非常出色。杰奎因·度瓦特說:“我的家鄉是在西班牙,我們那邊的文化和美國不太一樣,我們不會經常去贊美別人的努力。比如踢足球,在西班牙如果小男孩足球踢不好的話,足球教練就會說我們隊不歡迎你。但是美國文化不是這樣,每個人都要參與到團隊,即使踢得不好,大家也都說干的不錯,繼續努力。所以我來到美國后,通過不斷學習,克服這樣一種文化上的差異,我相信現在已經有所改進。”他為跨國工作者提供經驗:到了一個不同國家,需要學習這個國家的文化,并做出調整,適應新環境。
發現并最大化利用優勢
杰奎因·度瓦特繼承了西班牙人熱愛運動的基因。除了足球外,他還是一名網球愛好者,從小就喜歡打網球,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這從他選擇比較對象就可看出端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謙虛”地表示:“我距離最棒的網球選手水平還是有差距,像納達爾、費德勒(均為偉大的國際網球巨星)等國際選手,我和他們相比差距還較大。”
做不到最好就不能算是自己的優勢,這是杰奎因·度瓦特的邏輯。因此他認為,雖然很喜歡打網球,但自己的優勢并不在于此。“你一定要最大化地利用你的優勢,這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來說都很重要。”
杰奎因·度瓦特的優勢是什么?他沒有直接說出答案,但我們可以尋找。
杰奎因·度瓦特告訴記者,對于制藥企業,特別是注重創新的制藥企業來說,使命就是能夠提供創新治療方案造福全球患者。現今社會面臨的很多疾病,如癌癥、阿爾茲海默病等都亟待解決辦法,作為制藥公司,需要向患者提供方案來應對這些挑戰。他認為,研發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制藥企業的基石。我們的愿景是對重大疾病進行針對性的研發,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將會幫助解決疾病難題。“我們希望充分利用研發能力,在免疫學,腫瘤學,傳染病,神經科學,肺動脈高壓和心血管及新陳代謝方面進行針對性的研發,幫助患者延長生命或者更好的治療并且可以治愈疾病。”
“對于創新最重要的原則是采取開放的態度。創新可能并不是我們自己的實驗室所研發出來的,我們有很多的外部專家,要探索合作伙伴關系。其他機構或者小型企業具有創新能力的話,我們希望能夠早日運用于臨床需要。由于開放式創新的原則,我們得以成為從2009年以來最具創新性的制藥企業。”
據了解,在2017至2021年間,楊森全球將有10余個重磅新藥計劃上市或向監管機構提交批準申請,并有50余個現有藥品計劃擴展產品線,從而使公司的創新藥品惠及更多患者。這也讓制藥業務繼續成為強生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杰奎因·度瓦特看來,開放式創新是強生制藥的優勢。那么,他的優勢是不是就是做企業創新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中國在向世界醫藥創新強國轉變”
不久前,強生旗下的楊森制藥公司與南京傳奇生物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并推廣LCAR-B38M藥物,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杰奎因·度瓦特認為,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不僅能夠攜手去尋找最佳解決方案,而且能夠加快創新科技研發成果的上市。“這一點也顯示出中國已經從傳統醫藥制造大國,向世界醫藥創新強國轉變。”他如此評價。

杰奎因·度瓦特先生在媒體采訪現場
楊森制藥公司與我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33年前。作為強生公司的制藥子公司,西安楊森于1985年在陜西省西安市創立。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最早成立的合資制藥企業。經過33年的發展,西安楊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跨國制藥公司之一。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西安楊森的產品已經服務于1.1億人次中國患者。
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了多項積極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全球投資的開放力度,努力建立全新醫藥創新模式,并鼓勵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施更廣泛的醫療改革方案,以加快推進創新療法,造福患者。杰奎因·度瓦特認為,中國有近14億人口,這代表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和機會。楊森將大力支持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因為這些措施都將有利于向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有利于將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打造成為領先的創新國家,使醫藥產業能夠更加健康高效地成長,預示著未來充滿了機遇,有非常大的潛力。
今年5月18日,西安楊森公司宣布投資3.97億美元在西安建立全新供應鏈生產基地,將于2019年下半年投產,將服務于中國和亞太地區其他市場的需求。該創新中心是西安楊森與陜西省西安市政府長期戰略合作的又一體現,有助于幫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世界領先的高新區。新生產基地具備世界一流的制造技術和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預計總產量將達40億片劑和膠囊劑,以及5700萬霜劑。
同時,西安楊森通過引進國際創新藥品,滿足中國患者最迫切的醫療需求。2017年11月上市用于治療套細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億珂?(伊布替尼)。未來2年內,西安楊森公司將會繼續擴大產品線,上市7種新藥,治療領域覆蓋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精神分裂癥、多中心巨大型淋巴結增生癥、HIV感染、糖尿病以及肺動力高壓癥。
杰奎因·度瓦特表示,中國是除了美國以外全球最大的市場,楊森制藥在中國的投資和合作將從制造方面向加速創新的方向轉變。一方面跟中國的本土企業展開合作,重點研究在中國的發病率比較高的重大疾病,如乙肝和肺癌;另一方面在上海建立亞太創新中心,幫助楊森公司與當地、國內甚至是亞太地區更多研究機構、高校和醫療機構展開合作,可以更快了解到研發技術,建立合作關系,加快將新療法、新技術、新產品推向市場。
“中國具有研究開發科學新技術的能力,而且整個研發環境也在改變。我們是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先驅,愿意繼續與中國的科研機構、企業展開合作,為中國的患者和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杰奎因·度瓦特表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朱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