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好醫生耿福能:讀懂生態文明思想 踐行民族品牌發展戰略

    2018-07-24 11:11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朱國旺)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好醫生耿福能:讀懂生態文明思想 踐行民族品牌發展戰略

    2018年07月24日 11:11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其中,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對我國市場經濟的參與主體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同時,也對企業品牌生態的建設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沒有民族品牌生態環境就沒有中國品牌致勝全球的機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企業品牌生態建設指明了方向。”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表示,“作為企業,一定要讀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理解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踐行生態化、可持續化品牌發展戰略,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

      讀懂生態文明 構建新型品牌生態體系

      民族品牌是國家經濟的骨氣與底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知名企業與品牌。但大多數企業目前依然主要依靠“廣告戰、價格戰、促銷戰”等較低層次的競爭手段進行品牌宣傳營銷。缺乏系統化、持續化、深入化、生態化的品牌建設。

      對此,耿福能表示,企業應從以往傳統的粗放型營銷模式向以生態經濟為導向的品牌建設轉型。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我國品牌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產品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比較突出。

      “品牌建設不應該簡單的停留在品牌宣傳、品牌營銷的層面,而是應該從誠信原則、產品質量、技術創新、知識產權、服務水平、社會責任感等多個方面去建設。”耿福能表示,“品牌是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積累。企業的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而是通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淀才能形成。空有知名度不能成就品牌。”

      品牌之山就是金山銀山 品牌價值創造社會價值

      “在經濟領域,品牌之山就是金山銀山。”耿福能表示,品牌價值就是企業社會價值的體現。所以,品牌價值不應該僅僅是代表品牌在消費者、在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應該包含品牌在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技術研發上的創新、知識產權的投入、消費者服務的提升、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全體員工的智慧與努力等等更多維度的內涵價值。

      據公開信息顯示,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經行業審查及權威評估機構2017年的品牌價值評估,其“好醫生”品牌價值被評估為316億元人民幣。316億元的背后,是全體好醫生人30多年來的堅守。

      30多年前,生長在四川大涼山的耿福能從中藥材小商號開始創業;1997年,“好醫生”品牌正式誕生。當時,團隊成員都覺得“好醫生”三個字很土,但是耿福能還是堅持使用這個品牌。耿福能認為,作為醫藥企業,使用“好醫生”作為品牌,不僅是切合行業內涵,而且是對團隊成員、對所有員工也是一種約束、是一個標準,更是對消費者、對整個行業、對社會的一個莊重承諾。從最初的幾十人,到現在的兩萬多人,耿福能和他的團隊也一直以 “好醫生”三個字為行為標準要求自己,踐行著“做好人,制好藥”的企業文化。2010年10月,“好醫生”注冊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為“馳名商標”。2017年,好醫生藥業銷售額達63億元,同年在第34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被評為“最具投資價值醫藥企業(非上市)”。

      應該說,正是全體好醫生人的誠信原則、實干精神和創新精神積累造就了“好醫生”316億元的品牌價值,同樣也造就了“好醫生”三個字成為了行業和消費者中的“金字招牌”。

      品牌長青才能企業長青 品牌保護我們有責

      在國內,其實有許許多多像好醫生藥業一樣恪守行業準則的企業,多年如一日的堅守,造就了較高的品牌價值。但是由于品牌保護的缺失,導致不少品牌的合法權益或多或少的受到侵犯。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快技術、土地等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深化資源類產品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打破行政壟斷,防止市場壟斷。要用有力的產權保護、順暢的要素流動,讓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企業基業長青一定是品牌長青。品牌建設很重要,品牌保護更為重要。”耿福能表示,“品牌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品牌及品牌生態環境,將對企業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貫徹落實‘品牌強國’的國家策略,向世界輸出中國品牌價值和中國文化,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急需建立良好的品牌生態環境。國家應注重對企業品牌的保護以及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的真正落實情況,從而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制造”也出現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但是,由于中國制造的商品在世界范圍內品牌影響力還顯不足,中國也只能被貼上“制造大國”的標簽。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建設,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三個轉變”重要指示后,我國的品牌建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品牌工作連續三年納入政府工作報告,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寫入了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而品牌強國戰略的大力實施,離不開品牌保護。唯有切實做好品牌保護,才能實現從“制造大國”到“品牌強國”的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朱國旺)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