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印度扶持造船業仍有多重難題待解

    2025-07-08 08:0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劉芃)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印度扶持造船業仍有多重難題待解

    2025年07月08日 08:00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 王寶錕

    6月底,印度國有企業馬扎岡造船廠(MDL)宣布以5296萬美元收購斯里蘭卡最大造船廠——科倫坡造船廠51%的控股權,交易主要通過購買日本尾道造船原持股份及認購新股份實現。這是印度大型造船企業的首次跨國收購,標志著印度造船業國際化邁出關鍵一步。

    科倫坡造船廠成立于1974年,位于科倫坡港內,作為斯里蘭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造船與船舶維修企業,擁有4座干船塢,具備最大可處理12.5萬噸級船舶的能力。近年來的財務困境使其陷入危機,長期面臨經營壓力,2023年,該船廠虧損額達到3800萬美元,創下歷史之最,迫使原最大股東日本尾道造船尋求退出,最終由印度馬扎岡造船廠接手。

    盡管連年虧損,但科倫坡造船廠客戶遍布歐亞非,目前還擁有約3億美元的訂單儲備和國際造船認證,商業和政府訂單包括日本、挪威、法國、阿聯酋等國的項目。馬扎岡造船廠通過資本注入和技術支持有望實現業務擴張。首先,作為印度重要軍用艦艇制造企業,收購科倫坡造船廠有助于其補足自身商業船舶業務的短板。其次,通過整合科倫坡造船廠的客戶資源與造船維修經驗,有助于增強企業面向印度洋區域的造船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其在國際商船市場的競爭力。最后,借助科倫坡港位于印度洋主要航道的優勢地理位置,發揮造船和維修的技術經驗優勢,可以提升企業對全球海運客戶的覆蓋。

    在印度政府“2047愿景”中,明確提出躋身“全球前五造船大國”的目標,并提出在2030年實現中型集裝箱船自主建造,在2032年承接大型船舶訂單。收購科倫坡造船廠正是印度海運業在國家戰略驅動下快速擴張的成果之一。2025年年初,印度政府高調宣布將成立國有的巴拉特集裝箱公司,計劃通過采購和租賃,運營約100艘集裝箱船,專注亞洲、紅海等關鍵航線,逐步擴展至歐美市場,旨在打破海運長期依賴外企的局面,提升外貿自主權和海運市場影響力。同時,印度政府宣布出資49%,建立總額30億美元的“海事發展基金”,并納入2025至2026財年預算,專項用于船舶購置融資,目標是在2047年將印度船舶在全球海運中的份額提升至20%。

    近期,印度政府宣布計劃在2040年前斥資約100億美元,購置112艘原油運輸船,采購目標僅限印度本土建造船舶,計劃到2030年將本土建造油輪占比從當前的5%提升至7%,并設定2047年達到69%的目標。此外,印度政府還將增加煤炭、化肥、鋼鐵運輸船隊的規模,促進國產船舶全面替代現有運力,有效降低航運對外依賴。

    為了扶持造船業,印度政府一方面加大國內財政支持力度,推出分級補貼政策,對不同類型船舶建造實行20%至30%的補貼,并投資7億美元升級船廠設施,計劃通過技術引進、提高補貼、綠色轉型等方式提升產能,打造4個大型造船集群;投資1050億美元進行主要港口現代化改造、路網連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臨港經濟開發;升級擴容孟買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港(JNPT)、蒙德拉港、維沙卡帕特南港等主要海運港口的海運功能和貨物吞吐量。

    另一方面,印度積極引進國際資本與技術合作。目前,國際海運巨頭馬士基與印度科欽造船廠合作進行船舶維修與綠色技術研發;地中海航運集團計劃與印度斯旺防務和重工業集團合作建廠;法國達飛海運集團計劃聯手印度企業強化印度至中東航運路線,并投資印度納瓦舍瓦港樞紐建設。此外,日本郵船、韓國現代重工、三星重工等知名船企也計劃赴印度建廠開展合作。

    雖然印度不斷彰顯成為造船大國的決心,但本土造船業仍處于起步階段,2024年,印度造船業占全球訂單的份額不到0.2%,印度現有最大國產油輪載重僅9.3萬噸,距離15萬噸以上超大型油輪(VLCC)的建造能力尚有不小差距,短期內海運對外依賴難以根本扭轉。實現“2047愿景”還需克服造船業基礎薄弱、大型商用船舶建造能力不足,缺乏足夠自主需求、難以形成規模等難題。(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錕)


    (責任編輯:劉芃)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