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預制菜就是速凍餃子,現在居然有寶塔肉、松鼠桂魚這類硬菜!”在北京某超市,市民王阿姨的感慨頗具代表性。如今的預制菜早已突破傳統品類局限,這一變化背后,是預制菜行業的技術升級與品類拓展。近日,安井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井食品)與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味央廚)先后發布2024年年報,其中冷凍菜肴相關業務數據備受矚目。
安井食品全年營業總收入達151.27億元,同比增長7.70%,其速凍調制食品與速凍菜肴制品兩大核心品類表現亮眼,分別實現營收78.39億元、43.49億元,增長率達11.41%和10.76%。千味央廚2024年整體業績承壓,營業收入18.68億元,同比下滑1.71%。但冷凍調理菜肴類及其他產品卻逆勢上揚,實現銷售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273.39%。
冷凍菜肴制品的營收增長與餐飲連鎖化趨勢有緊密的關系。我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進程持續加速,紅餐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全國連鎖化率從2020年的15%穩步上升至2024年的22%,并預計在2025年進一步提升至24%左右。安井食品年報中指出,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僅為成熟市場的1/2,提升空間顯著,正進一步帶來對標準化和預處理食材的大量需求。目前,安井食品公司已與包括張亮麻辣燙、半天妖烤魚、呷哺呷哺、海底撈等國內多家餐飲連鎖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而百勝中國、華萊士、老鄉雞等餐飲連鎖企業則是千味央廚的直營客戶。
“明明這幾個菜里面都有黃瓜,整個餐廳卻找不到一根新鮮黃瓜?”這一頗具戲謔的行業現象,恰是餐飲連鎖化趨勢的生動寫照。為保證菜品質量穩定、提高出餐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中央廚房+門店”的模式遍地開花。預制菜憑借標準化生產優勢,不僅能優化烹飪流程、確保多門店消費者體驗一致,更契合連鎖餐飲規模化運營需求。與此同時,外賣行業的繁榮進一步放大了預制菜標準化口味、快速出餐的特點,拓寬了市場邊界。
然而,在看似向好的增長態勢背后,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市場競爭層面,預制菜市場參與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各大品牌均面臨新興品牌與傳統餐飲企業跨界入局的沖擊。千味央廚在年報中指出,報告期內餐飲消費趨于理性,消費者對性價比追求強烈,餐飲企業為吸引顧客降價的同時,向供應鏈壓價,以餐飲為核心業務的企業承壓明顯。
此外,產品同質化問題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當前市場上的預制菜在品類、口味上高度相似,缺乏創新性產品,導致企業陷入價格戰泥潭。而消費者對預制菜品質與安全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將對整個行業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如何在保證便捷性的同時確保品質安全,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面對這些挑戰,預制菜企業需從多維度破局。在研發創新上,應以技術為驅動,深挖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通過食材搭配、口味創新、烹飪方式革新打造差異化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在品牌建設領域,要將品質與安全作為核心,通過透明化生產、嚴格質檢增強消費者信任,借助多元化營銷提升品牌辨識度,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網記者 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