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海南華研:民營經濟促進法為創新型民企注入強心劑

    2025-06-27 09: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朱曉倩)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海南華研:民營經濟促進法為創新型民企注入強心劑

    2025年06月27日 09: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讓我們吃下‘定心丸’,法律明確的‘平等參與’原則,正是我們這類創新型民企最需要的法治保障。”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華研”)常務副總經理劉賽賽在采訪中感慨道。2025年5月20日,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簡稱“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這部法律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筑牢法治根基,也讓無數像海南華研這樣的民營企業倍感振奮。

    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 為民營企業筑底氣

    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民營經濟發展在面臨新機遇的同時,也遇到許多困難與挑戰。一方面,歐美部分發達國家“反全球化”勢力抬頭,貿易戰、貿易壁壘以及技術封鎖,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不小壓力;另一方面,此前網上曾出現不少不當言論,對民營企業信心造成沖擊。然而,以華為、宇樹科技、DeepSeek等為代表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憑借自主研發與創新突破,展現出中國民營經濟的強勁韌性與活力。

    “民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新、穩定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民營企業卻面臨著諸多阻礙。”劉賽賽如是說。從市場準入的“玻璃門”難以打破,到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難以擺脫,再到參與科研項目時因基礎薄弱而處于劣勢等問題,這些都制約著民營經濟的進一步壯大。劉賽賽表示,在此背景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猶如一場及時雨,為民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們公司這幾年為了拓展產品線投資建設了新的基地,需要持續投入資金。有了法律保障,我們對未來擴大投資、投身國家經濟建設更有信心了。”

    多重利好加持 破除“玻璃門”

    在公平競爭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指出: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

    劉賽賽對此深有感觸:“在之前的經營過程中,無論是企業申報科研項目還是融資過程中,我們都感覺到民營企業存在劣勢,這與民營企業基礎薄弱有關。但民營企業也有自身的優勢,例如創新驅動力強、架構更靈活。”劉賽賽表示,民營企業更有動力進行科研創新,海南華研便是憑借這一優勢實現突破:早在2021年,海南華研率先推出膠原三肽,產品一經上市便收獲良好市場反響;公司在2023年推出的彈性蛋白肽,率先實現國產替代,這項創新使得公司當年營收增加3000多萬;去年,海南華研在國際上首創出具有促睡眠、緩解神經、修復神經功效的膠原蛋白環二肽,并實現鵝肌肽的國產替代,產品毛利率顯著提升。

    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資融資促進”一章作出多項規定,其中明確要求金融機構開發和提供適合民營經濟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資信良好的民營經濟組織融資提供便利條件,增強信貸供給、貸款周期與民營經濟組織融資需求、資金使用周期的適配性,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便利度。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設立“科技創新”專章。此外,民營經濟促進法還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等依據法律法規,接受符合貸款業務需要的擔保方式,并為民營經濟組織提供應收賬款、倉單、股權、知識產權等權利質押貸款。

    劉賽賽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讓民營企業能更好地與本地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有更多資金投入科研,推出新品、推動技術升級。他強調,民企不需要特殊照顧。“只要各參與主體能達到平等對待水平,對我們來說就是極大利好。”

    打破內卷困局 民營經濟探尋新路徑

    當下,“內卷”成為各行業繞不開的話題。劉賽賽認為,適度競爭能激發市場活力,但惡性競爭,如通過純低價和犧牲企業利潤以打壓對手的方式來獲取市場占有率的行為,不僅損害企業自身利益,更擾亂市場秩序。

    “在產能飽和的市場環境下,民營經濟必須另辟蹊徑。”劉賽賽告訴記者,海南華研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反內卷”。一方面,強化科研創新,打造差異化產品,致力于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選擇。例如,在產品研發中融入新技術、新配方,從源頭提升產品競爭力。

    另一方面,拓展科技創新邊界,挖掘新應用場景。比如,海南華研的膠原蛋白產品不再局限于口服美容領域,正逐步向運動營養、中老年健康等領域拓展。“我們研發的膠原蛋白肽,不僅用于傳統口服美容產品,還融入奶茶、乳制品、咖啡等產品中,開辟新市場空間,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劉賽賽介紹道。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為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廣大民營企業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依托,加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未來必將煥發更強的發展動能,為我國經濟的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經濟網記者 鞠然)

    (責任編輯:朱曉倩)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