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醫療保障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委、申康中心,召開國談創新藥落地院企交流會,醫療、醫保和醫藥三方共同推進國談創新藥高效入院,讓患者盡快用上好藥新藥,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切實把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老百姓的高品質生活。
醫保 國談創新藥品種已達425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新藥通過談判方式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國談藥品種已達425個,這些入選藥品大多是治療特重大疾病藥品。一系列的數據表明,上海已成為對創新藥最友好、入院使用最暢通的城市之一。
市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處副處長沈怡介紹,將繼續實施醫保創新藥品的三年單列預算按實結算及DRG/DIP支付傾斜政策,解除醫院使用創新藥的后顧之憂,努力讓患者買得到、用得上、報得了創新藥。不得以用藥目錄數量、藥占比等為理由,限制創新藥的配備使用,對暫時無法納入醫院供應目錄,但臨床確有需要的新增藥品應建立綠色通道,納入臨時采購范圍,或通過完善醫保藥品外配處方管理,依托國家醫保電子處方平臺流轉至定點零售藥店結算,執行與開具處方的定點醫療機構相同的門診支付政策。
藥企 上海是推動國談藥落地“優秀生”
上海正在加緊建設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創新藥研發時間長、投入資金量大、成果轉化不確定性高。企業創新成果的及時轉化應用對于激發企業不斷創新,為群眾持續提供好藥新藥,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今年羅氏一共有8款創新藥獲得了今年最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調整。”羅氏制藥中國全國市場準入部副總監范蔚文說,“上海羅氏制藥和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并肩同行了30年,我們深刻感受到上海各級政府部門對于創新生物醫藥企業的支持,身處對于創新藥最友好的城市,我們感到非常幸福,也對未來生物醫藥產業在上海的持續發展充滿信心。”
“納魯索拜單抗注射液在去年9月份獲批上市,今年年底這輪醫保也順利完成準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國家對于創新藥整體的獲批速度越來越快了。”上海津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醫學總監史玉祥告訴記者,骨巨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病,納魯索拜單抗注射液用于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骨巨細胞瘤成人患者。該藥會減輕患者疼痛。現在的價格是1150元/瓶,進入醫保目錄前,價格是1380元/瓶。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上海是推動國談藥落地的‘優秀生’,對創新藥的支持政策和搭建的渠道平臺,有效促進了這些談判藥品的市場銷售增長。”史玉祥表示,上海醫保部門全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創新藥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連續四年對企業進行政策、談判輔導,幫助企業爭取更多機會將創新藥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并采取各種方式支持新藥品臨床應用,這對創新型醫藥企業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醫院“應采盡采”把國談創新藥真正用好
作為上海國談創新藥配備使用的主體,醫院的態度也備受矚目。“早日讓老百姓用上國談藥,享受醫保待遇是醫療機構首要職責。”與會醫院代表紛紛表示。
為確保國談藥落地使用,本市醫院完善機制,充分利用好醫保支持性政策,將最新的談判新增藥品通過醫院藥事會機制,根據臨床需要引進醫院。對于未納入藥品供應目錄的藥品,醫院建立了國家談判藥品審批綠色通道,醫生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通過醫院臨時用藥申請流程進行審批及采購,保證臨床用藥需求,做到“應采盡采”。
瑞金醫院副院長蔡偉介紹,瑞金醫院會盡快根據醫院制度,結合瑞金醫院的學科特色和臨床疾病的需求,盡快完成創新藥的入院工作。在入院以后,瑞金醫院不僅會做到應配盡配,還希望把這些藥真正用好,接下來會做好相關培訓工作,為臨床一線人員介紹這些藥物的特性和配伍禁忌以及使用需求,同時也會安排臨床藥師進入臨床科室,協助醫師一起來用好藥品治好病。
據了解,上海醫療機構2024年采購國談藥品金額超過100億元,惠及患者2400多萬人次。與此同時,上海市醫藥企業的創新成果也得到了快速轉化。
記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