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張伯禮院士:通絡藥物系列研究是中醫藥研究標志性成果

    2025-02-24 10: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郭文培)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張伯禮院士:通絡藥物系列研究是中醫藥研究標志性成果

    2025年02月24日 10: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2月22日,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教授在會上致辭時指出,絡病理論是吳以嶺院士經過40余年守正創新、砥礪研究而成,在理論創新、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更成為了中醫藥臨床療效高級別證據的典型案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致辭

      守正創新,絡病理論創新轉化成果豐碩

      張伯禮院士強調,中醫藥工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和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政策文件的出臺,為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證,指明了發展方向。

      張伯禮介紹,國際絡病學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絡病理論是中醫藥的傳統理論,在吳以嶺院士的堅持下守正創新,經過40年的砥礪研究,在絡病理論傳承創新、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絡病理論的指導下,遵循“以臨床實踐為基礎,以理論假說為指導,以治療方藥為依托,以臨床療效為標準”的創新中藥研發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發表,充分展現了絡病理論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確切療效和特色優勢以及后續發表的芪藶強心治療心衰的研究也成為中醫藥研究的標志性成果。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更成為了中醫藥臨床療效高級別證據的典型的案例。

      現代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已啟動

      發展新質生產力,中醫藥責任在肩。“今年我們啟動了現代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旨在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培育中醫藥的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中醫藥轉型升級,助推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張伯禮強調,該項目完成后,將培育出一批超過10億元的中藥大品種,同時建成具有現代科技水平的數字制藥的生產線,使中成藥的產業價值、科技價值、市場價值大幅度提升,形成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創新核心技術體系,打造以新質生產力為特征的中藥龍頭產業,實現傳統中藥產業的升級換代,把它做大做強,希望以嶺藥業在這個基礎上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數字中醫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興起為中藥現代化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為傳統醫學現代化的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大模型、云計算等技術大大推進了中醫藥在疾病防治、藥物研發方面的進展。”張伯禮院士指出,“去年7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國家數據局印發了《關于促進數字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用3~5年的時間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興數字技術,逐步融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鏈條各個環節,初步實現中醫藥全行業全產業鏈全流程數據有效貫通,全力制造數字中醫藥,我想這也是中醫藥發展的大勢所趨,也希望以嶺藥業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起到領先的作用。”

    (責任編輯:郭文培)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