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的射線發射器頭朝下、伸出一根電子發射管,粗壯的C型機械臂將其穩穩托住。在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科學城大道的中玖閃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一臺e-Flash新一代放療設備正在組裝調試。公司總經理何心坦介紹,這種設備采用FLASH放療技術,腫瘤治療照射時間從幾十分鐘縮短到1秒鐘以內。
據了解,FLASH放療技術能以超高劑量率的射線在毫秒級時間內對腫瘤進行輻照,在快速破壞腫瘤細胞DNA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是腫瘤放療領域的前沿技術。
“這款產品在國內已成功通過型式檢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何心坦介紹,公司之所以敢瞄準全球核醫療領域前沿開展攻關,得益于位于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技術團隊與當地政府及大型國有企業的緊密協作。
何心坦口中的大型國有企業,是同樣位于綿陽的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長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四川無線電機器廠。改革開放后,長虹首批建成彩電生產線,完成從小屏到大屏、從黑白到彩色的飛躍,被譽為“中國彩電大王”。
“彩電大王”進軍高端核醫療設備領域并非偶然。近年來,長虹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結構調整,智能家電全球年出貨量超3400萬臺(套),冰箱壓縮機、堿性電池等產銷規模居全球前列,在高速背板連接器、軌道交通電源系統等細分領域居國內先進水平。
走進長虹旗下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各種連接器形態豐富。公司工程師劉俊宏說:“別小看這些連接器,它們相當于電子設備的‘神經系統’,大國重器上天、入地、潛水都離不開。”
要實現電子設備穩定、可靠、高速的連接并不容易。在公司高速連接器生產車間檢驗線上,2000萬像素的工業相機從不同角度“咔嚓”拍下高清產品細節,再匯集到人工智能“大腦”進行分析,后臺大屏立即顯示出質檢結果……
這套企業自研的5G+AI視覺檢測設備,使連接器的檢測精準率達到99.98%,漏檢率小于0.01‰,每年可為企業帶來超7000萬元的經濟效益。劉俊宏介紹,目前,公司已在新能源汽車及低空經濟等領域開發出新品,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
作為一家綜合性電子信息集團,長虹的業務板塊早已超越彩電及其所在的家電領域。面對數字化、智能化浪潮,特別是AI時代的來臨,大家眼中的“老國企”正在大步向前。
20日-23日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長虹展示系列新科技產品,其中“治愈系AI TV”尤為引人注目。“從‘觀影工具’到‘情緒伙伴’,電視融入家庭成為‘家人’。”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
長虹多項創新成果不斷推出的背后,是其對海量數據資源的深度挖掘。目前,在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上,每天處理的數據量達上千萬條,全面賦能長虹的產品研發、制造和運營。一家以生產彩電起家的老牌國企,正不斷拓展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的新路徑,也正不斷刷新外界對科技長虹的新認知。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