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江蘇省消保委揭秘積分到期短信兌換陷阱

    2024-07-08 10:4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鞠然)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江蘇省消保委揭秘積分到期短信兌換陷阱

    2024年07月08日 10:4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薛晶晶

      近年來,積分清零短信陷阱等亂象屢禁不止,嚴重擾亂了積分市場健康發展,降低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熱情。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積分兌換消費調查”線上問卷結果顯示,有近六成(59.6%)的消費者遭遇過積分到期兌換短信陷阱。而不少積分兌換短信其實是部分商家以積分額度到期提醒的名義,通過廣泛發送帶有鏈接的短信,誘導消費者兌換高價或偽劣、假冒產品,該行為涉嫌欺詐、誤導消費者。

      為進一步了解積分到期兌換產品的質量及售后服務,江蘇省消保委分別選取“今日有選”“權益嚴選”“嚴品搭檔”3個發送積分到期短信鏈接的平臺進行調查,發現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產品質量堪憂 安全性存疑

      江蘇省消保委調查發現,該類商城產品詳情頁中的用戶評價均為虛假,無法點開。通過106開頭號碼發來的短信鏈接進入“今日有選”商城,以79元+11800會員分購買了一臺品牌名“樹尼爾”的藍光負離子水潤吹風機。經檢測機構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檢測,發現該產品騷擾電壓項目不合格,并且在進行其他項目檢測時,產品出現損壞無法檢測。據了解,騷擾電壓項目可能會對其他電子產品的正常使用產生干擾,佩戴心臟起搏器等設備的消費者應當注意。

      此前,曾有消費者向江蘇省消保委投訴稱,其通過積分到期兌換的短信點擊進入“權益嚴選”商城,購物頁面提示“29900積分+299元可以兌換中國黃金足金四葉草吊墜”。消費者收到該產品后發現,吊墜刻印“足金999”,但其附帶的檢測證書上卻標注的是“金包銀材質”。

      江蘇省消保委表示,經專家查看,該鑒定證書存在多處不規范:證書上CMA標志無編碼;證書出具單位為中深檢金銀珠寶質量檢驗中心,相關信息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質量信息公示平臺無法查詢,且檢測機構的地址模糊不精確;該證書標注的鑒定對象為吊墜,但是重量(2.10克)計算包含了吊墜(0.94克)和鏈子(1.07克);產品鑒定結果為金包銀,但是鏈子經檢驗為合金材質。此外,該吊墜雖然鑒定為金包銀材質,但吊墜表面刻有“足金999”的印記。

      商家宣傳引人誤解 涉嫌侵權

      在“嚴品搭檔”平臺,江蘇省消保委以28500積分+138元購買了外包裝、品牌名類似“SK-II”的產品。收到貨后,詳細查看才發現是一款名為“SKIN-II”的山寨產品,盒內襯的塑料十分簡陋。該商家所售產品與知名商品的外包裝在色彩、字體等設計元素上近似,極易使消費者造成錯誤判斷,具有迷惑性,涉嫌違反《商標法》相關規定,涉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網址變更、訂單失蹤 部分商城客服不暢通

      調查中,相關調查人員收到多條注明“信聯通兌”及其他積分兌換平臺的短信提醒,短信來源顯示為同一號碼,但其中顯示的鏈接網址并不一致。江蘇省消保委表示,消費者在此類平臺購買產品,如果后續網址變更或相關平臺不再發送短信,或將無法再登錄網頁進行售后維權。

      在“今日有選”商城購買吹風機后一個多月,消費者再次登錄該商城卻無法查詢到訂單。平臺顯示“輸入手機號碼+驗證碼查詢訂單”,但驗證碼無論如何都不正確。

      而根據消費者投訴的購買“中國黃金足金四葉草吊墜”的情況,江蘇省消保委通過消費者的瀏覽器歷史記錄找到了該平臺,但是訂單頁面無法找到之前購買的訂單,咨詢客服,對方稱登錄后可以顯示訂單,但是調查人員登錄后仍然查詢不到訂單,只能通過人工客服在后臺用手機號查詢訂單。調查人員詢問客服此前購買的商品鏈接,客服發送了名為“香港周六福足金幸運四葉草吊墜”的鏈接,品牌不一樣,但是商品描述信息卻完全一致。

      提醒:

      勿隨意點擊不明信息或鏈接

      針對積分兌換短信亂象,江蘇省消保委建議,一方面,通信運營商應當加強監管,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從源頭堵住漏洞。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根據個人信息的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個人信息的種類以及對個人權益的影響、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等,采取措施確保個人信息處理活動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并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運營商應當加強對短信發布的管理,發現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應當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切斷阻止。另一方面,不同部門之間強化協同共治,共同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積分清零的詐騙套路既涉及民事責任,也可能會觸犯刑事法律法規,需要各相關部門加強互聯互通,通過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立案查處、媒體曝光等手段整頓市場,促進經營者履行自身責任,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同時,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自身維權意識和辨別能力,當接收到不明信息或不明鏈接時,切勿隨意點擊,特別是偽裝成銀行或運營商的不明信息出現時,應當撥打官方電話進行核實,并及時刪除不明信息。

    (責任編輯:鞠然)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