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第一期"科聚新聲"網絡新媒體主題沙龍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成功舉辦,沙龍以 "科學破壁戰:當硬核知識撞上流量時代"為核心主題,重點關注在短視頻與社交媒體浪潮中,科技內容的有效傳播與科普形式的創新突破,邀請在科技自媒體領域深耕多年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的觀點與見解。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令耘在致辭中表示,以短視頻、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憑借其強大的連接力、滲透力和感染力,正深刻重塑著科技信息傳播的未來格局。他期待通過沙龍活動這一平臺,能夠激蕩思想火花,凝聚行動共識,真正推動科技知識走出象牙塔,為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貢獻合力。
主題報告環節,《劉興亮時間》創始人、泛科技視頻節目《亮三點》出品人劉興亮帶來題為 "用互聯網思維講好科技故事" 的深度分享。他結合自身創作經驗,剖析了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新媒體語言,將復雜的科技內容轉化為公眾喜聞樂見、易于理解傳播的故事。
隨后的圓桌論壇以 "自媒體突圍:流量、變現與科學性的三角博弈" 為議題展開思想交鋒。財視傳媒及未來圖靈創始人張剛、地理公社創始人楊浪濤、《財經天下》周刊執行主編成靜衛、鋅財經合伙人韓琮林、艾雨匯創始人李鵬飛等深耕自媒體領域的資深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分享了在追求流量關注、探索商業變現路徑的同時,如何堅守科普內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實踐心得與深度思考,共同探討了自媒體在科技傳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會后,與會觀眾針對科普受眾定位,流量、變現和科學性的矛盾調和以及實務操作中的具體困難與痛點,踴躍向專家提問,并展開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
"科聚新聲"網絡新媒體主題沙龍系列活動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策劃主辦,旨在匯聚學界與業界智慧,深入探索新媒體環境下科技傳播的融合與創新之道,從而助力提升科技傳播的廣度、深度與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