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科技助力產業興 瀾滄舊貌換新顏

    2020年10月19日 12:1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瀾滄縣是云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了20萬,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五年來,瀾滄縣依托產業加技能的扶貧模式,在青山綠水間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的新路子。

      

      在黃回村,李喬林和村民們正忙著在3000多畝生態茶園里采茶。瀾滄縣的茶葉種植面積超過了38萬畝,過去,由于分散種植,缺乏技術和管理,像李喬林這樣的茶農幾乎沒什么收入。

      瀾滄縣是典型的“直過民族”地區,過去一直延續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落后生產方式。從2016年開始,瀾滄縣利用科技大力發展生態茶連片種植,茶農們加入專業合作社科學管理,如今,全縣的生態茶園已經達到了16個。

      科技助力產業發展。2015年開始,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把符合市場需求的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等作為重點脫貧致富產業。可是,村民們一開始根本不相信冬季田里還能收獲馬鈴薯。

      原來的冬閑田變成了致富田,村民們看到了希望。兩年來,院士專家團隊又帶領村民們一起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林下三七中草藥,今年10月,竹塘鄉的中草藥酒加工廠也即將投產。

      

      五年來,先后有200多名院士專家來到瀾滄縣,為當地近2000名農民開展技能培訓。從田間地頭種植技術到網絡電商銷售培訓,帶動農民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科技運用轉變。目前,已經有20多萬貧困人口依托產業發展實現脫貧。

    (責任編輯:苗蘇)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科技助力產業興 瀾滄舊貌換新顏

    2020-10-19 12:10 來源:央視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