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數說經濟】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正當時

    2025-05-09 05:57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數說經濟】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正當時

    2025年05月09日 05:57   來源:經濟日報   

      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最顯著的區別在于無形性,其生產與消費同時發生、不可分離,這意味著體驗感是影響服務消費的重要因素,更意味著擴大服務消費要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以消費者為中心,提升供需適配度。

      今年“五一”假期,消費市場熱力十足。5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14.66億人次,同比增長7.9%。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以文旅消費為代表的服務消費持續升溫,映照出我國消費擴容提質的廣闊空間。

      服務消費已成為居民消費的主要增量來源。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時,居民對服務消費的需求會加速增長;當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時,服務消費將成為主導。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3萬美元,居民消費正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這一特點目前在部分一線城市已有充分體現。例如,一季度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3%,但服務性消費額在信息服務和文體娛樂服務等帶動下增長了4.7%;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8%,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在消費升級關鍵階段,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為抓手擴大內需,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現實選擇,更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從供給端看,服務消費與生活性服務業密切相關,而生活性服務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有利于拓展就業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需求端看,服務消費涵蓋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娛旅游、教育體育、居住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關,特別是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民生服務領域目前還存在許多短板。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有利于更好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

      不同于傳統商品消費的線性增長,服務消費具有消費頻次高、增長可持續、創新空間廣等特點。以文旅消費為例,有研究顯示,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演藝活動的綜合消費帶動系數為6.85,也就是每消費1元門票可以帶動綜合消費6.85元。今年“五一”假期,“票根經濟”新模式興起,小小一張票根串起文體商旅消費鏈,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也打開了消費市場增長新空間。

      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最顯著的區別在于無形性,其生產與消費同時發生、不可分離,這意味著體驗感是影響服務消費的重要因素,更意味著擴大服務消費要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以消費者為中心,提升供需適配度。

      擴大優質服務供給。高品質服務供給不足,是當前制約服務消費發展的主要矛盾。要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改革、開放、創新齊頭并進,增加高品質服務供給。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鼓勵更多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服務領域,在創新發展中更好滿足消費需求。還有一類供給不容忽視,那就是“時間”供給。“有錢”和“有閑”是擴大服務消費的基礎,既要千方百計為居民增收減負,從源頭上提升消費能力,還要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促成更多彈性錯峰休假的機會。

      創新服務消費場景。今年“五一”期間,各地紛紛在創新消費場景上下功夫,以各具特色的活動點燃游客熱情。比如,北京八達嶺長城開啟夜游模式,游客可以在景區文化街以“行進式觀演”的方式體驗古今穿越;在湖南張家界、貴州梵凈山、江西武功山等多個景區,機器人、機器狗受到游客追捧。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不斷催生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將為服務消費注入新動能。比如在養老服務領域,智能技術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讓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還要切實改善服務消費環境。加強服務領域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網絡欺詐、泄露信息等不法行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服務消費更加安心、放心和舒心。(作者:熊麗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