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折射政策困境

    2025-05-09 06:09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折射政策困境

    2025年05月09日 06:09   來源:經濟日報   

      4月29日在美國洛杉磯港拍攝的集裝箱貨輪。 (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5月7日,美聯儲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之間不變。這是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會議以來,美聯儲連續第三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決策看似波瀾不驚,卻暗含當前美國經濟在通脹韌性、政治壓力與增長隱憂之間的復雜博弈。

      美聯儲此次“按兵不動”的核心,仍在于對通脹風險的警惕。雖然當前美國核心通脹率已從歷史高位回落,但仍高于2%的政策目標,表現出極強的黏性。另外,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成為通脹的潛在推手。在當天下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上,“關稅”一詞被提及超過20次。鮑威爾在被問及關稅的實際影響時表示,委員會注意到消費者情緒方面的變化,人們對關稅帶來的沖擊感到擔憂,擔心價格可能上升。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顯示,4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進一步下降至52.2,未來一年美國通脹預期從上一個月的5.0%上升至6.5%,長期通脹預期從上個月的4.1%升至4.4%。

      美聯儲的“按兵不動”也反映了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數據顯示,美國2025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按年率計算下滑0.3%,幅度超過預期,為2022年二季度以來首次收縮。雖然美國GDP受進口激增擾動出現萎縮,但美聯儲參考的另一項指標——對美國國內私人購買者的最終銷售額一季度增長了3%。這種“數據分化”令美聯儲陷入兩難:一方面需防范經濟硬著陸風險,另一方面又需避免過早降息引發通脹反彈。

      勞動力市場的矛盾信號進一步加劇政策難度。雖然4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長17.7萬人,失業率保持在4.2%,整體較為溫和,但就業數據出現分化,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就業人數增長6.2萬人,與市場預期的11.5萬人相去甚遠,為2024年7月以來最小增幅。ADP就業調查范圍主要集中在私營部門,顯示企業在面對消費者不確定性下擴張放緩。

      “關稅帶來的經濟沖擊比預期的更為顯著,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就業和通脹惡化的風險已經抬升。”鮑威爾表示,為了更好完成其雙重使命,評估關稅政策的影響,穩定通脹預期,美聯儲選擇維持現有政策,以避免過度反應引發市場的不安。

      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降息訴求,為此次利率決議增添了濃重的政治色彩。今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公開抨擊美聯儲政策,甚至威脅“解雇鮑威爾”,試圖通過降息降低財政再融資成本并抵消關稅對經濟的沖擊。然而,美聯儲對此不為所動,多次強調堅持獨立性。鮑威爾在發布會上明確表示,貨幣政策不會為政治周期服務,決策將嚴格依賴數據。

      在鮑威爾看來,美國政府的新政策仍在不斷演變中,其對經濟的影響仍然“高度不確定”。如果已宣布的大幅提升關稅持續實施,可能會導致通脹上升、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失業率上升。他表示,通脹的影響可能是短暫的,但也可能會更加持久。

      近期,美國政府不斷釋放有關“與主要貿易伙伴積極推進談判”的信號。目前,包括高盛和巴克萊在內的金融機構已推遲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的時間至7月份。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降息75個基點至100個基點。鮑威爾表示,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伙伴進行磋商,可能會改變整體形勢,也可能不會,美聯儲只能繼續觀望。

      美聯儲的謹慎立場對全球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利率決議公布后,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至4.26%,美元指數反彈至99.53,黃金價格承壓下跌1.95%。美股先是在鮑威爾講話后快速下跌,隨后又在美國政府撤銷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限制的消息刺激下收復失地,顯示市場對地緣政策變動的敏感度高于利率本身。

      對新興市場而言,美聯儲的觀望態度或延緩資本回流。近期亞洲貨幣因美元走弱普遍升值,但若美國通脹再度飆升導致加息預期升溫,新興市場資產可能面臨新一輪拋壓。此外,中美關稅磋商進展與美國政府“減稅法案2.0”的推進,將成為影響全球供應鏈和資金流向的關鍵變量。

      美聯儲的第三次“按兵不動”,本質上是在通脹、增長與政治壓力的三維迷宮中尋找最優解。然而,隨著美國主要經濟指標邊際走弱,全球外部環境趨于復雜,這座迷宮的出口也在急速收窄,留給美聯儲解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作者:孫昌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