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新華社經濟隨筆:“一張手機膜”暢銷海內外的啟示

    2025-05-10 11:04 來源:新華社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朱曉航)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新華社經濟隨筆:“一張手機膜”暢銷海內外的啟示

    2025年05月10日 11: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新華社經濟隨筆:“一張手機膜”暢銷海內外的啟示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唐詩凝、周圓

      近日閉幕的廣交會上,一則新聞引人關注:一家中國手機膜企業在5天參展中,現場完成1000多萬元交易額,來自更多國家的訂單已在路上。據介紹,這家企業的鋼化膜產品占據全球市場30%的份額,憑借“一張膜”,已發展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一張好膜供全球。記者調研發現,中國的手機膜產品暢銷海內外,有的企業年產銷高達6億片;從裸眼3D膜到液態納米膜,推陳出新的速度超乎想象,售價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一些手機膜品類在各大電商平臺銷量數以百萬計,廣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好評。

      手機膜的“膜力”蘊藏著發展“魔力”。不起眼的小商品孕育出大市場,其背后邏輯引人深思。

      薄薄的手機膜,科技含量成色足。業內人士介紹,研制一張手機膜往往需要20多道工序。以裸眼3D膜為例,不僅集成了新型納米光學材料等新材料,還囊括了裸眼3D技術等,透過一張膜就能呈現3D視覺。

      集成高分子聚合材料創新的自修復水凝膜,則像是給屏幕穿上一件緊身的“皮膚衣”,獨特的分子結構能夠增強緩沖能力“以柔克剛”,成為“摔機黨”的福音。

      于細節處見真章。從液態納米膜、防藍光膜,到智能變色膜、防偷窺膜,每一個功能背后,都需要先進材料、切割工藝等各項技術突破。采訪中,一位企業負責人感慨,正是通過無數次推倒重來,將手機膜的厚度從0.4毫米、0.2毫米,一步步“逼”到0.1毫米的極限值。“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把產品做好做精,關鍵靠企業創新作為。手機膜的迭代升級,需要敏銳把握產業動向,發現不足之處,改進設計生產方式。每一個爆款產品,絕非由工廠技術和各種資源簡單堆砌,而是創新精神與市場環境動態融合的產物。

      手機膜研制需要多少工序,就意味著涉及多少行業。有的手機膜產品輻射上下游企業達500多家。正是各環節齊頭并進、產業鏈協同創新,“一張膜”才能精準適配市場需求,“小買賣”才能做成“好生意”。安徽太湖、湖南永州……一些地方依托產業集群和專業化分工打造“膜都”,由此為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力。

      關聯產業為主導產業“添彩”,主導產業帶動關聯產業壯大。“一張膜”打開數百億元產值的市場空間,離不開手機產業的牽引帶動。

      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超過11億人,龐大的市場、多元化需求,給手機膜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推動國內廠商歷練成長。手機市場百花齊放、供應鏈靈活高效,讓廠商在產品設計、研發方向等方面能夠更好地求新求變。甚至有的新款手機還沒上市,手機膜就已探路先行。

      手機膜是中國制造優勢的一個生動注腳。放眼更大范圍,國產掃地機器人、廚房小家電、智能門鎖……越來越多物美價優的中國商品成為全球“爆款”,智能座艙、汽車電子等產業環節正在涌現出更多“小巨人”。

      連點成線,串珠成鏈。中國制造競爭力的鍛造,得益于上下游、產業間“大手拉小手”,也得益于一家家企業在應對風浪、推進技術變革中積累攻堅克難的魄力和能力。不同企業、不同鏈條相互支撐、相互托舉,讓產業體系更加密實,抗風險和創新力進一步增強。

      正如不久前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接受采訪時所說,蘋果堅持選擇中國制造的原因,“絕不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而是因為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技能密度’”。

      讓世界無法離開的,是中國制造的系統優勢,是中國企業向新向前的力量。

    (責任編輯:朱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