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以更高質量的發展扛牢“支點”大旗

    2025年04月30日 15:43   來源:荊楚網   

      截至2025年4月29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2025年經濟一季度“成績單”。2025年一季度,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43.49億元,同比增長6.3%,在全國31個公布數據的省份中高居第2,僅次于西藏(7.9%),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經濟實現“開門紅”。高增速之下,更可貴的是湖北經濟正在從“有沒有”邁向“好不好”,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新質生產力加速崛起,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從2025年湖北一季度經濟數據可以看到,湖北省電氣、計算機通信電子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2.8%、19.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4%,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36.4%。電子計算機整機、電子元件、光纖、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5.4%、43.0%、40.1%、1.1倍。湖北近年來持續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布局與投入,成效在一季度初顯端倪。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勢頭強勁,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先進芯片等前沿產業初步形成規模,“東湖科學城”加快推進,“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為經濟持續增長注入了澎湃動力。

      內需消費持續回暖,市場活力不斷釋放。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87.19億元,同比增長7.3%,比上年全年加快2.2個百分點;全省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677元,同比增長3.6%。在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食品煙酒和衣著等剛性支出占比有所下降,以文旅、數字消費為代表的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增加121元,增長15.5%,增速位居八大類生活消費支出之首。“相約春天賞櫻花”“夏日薈聚·相約武漢嘬蝦子”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春節期間,武漢、宜昌、襄陽等地的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黃鶴樓、武當山、神農架等景區游客量創歷史新高。秉承總書記“三億人上冰雪”理念,湖北冰雪產業方興未艾,冰雪消費發展迅猛,黃陂甘露山、恩施綠蔥坡,一座座室內室外滑雪場如雨后春筍般在荊楚大地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和游客體驗飛馳冰雪的激情。夜經濟、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進一步激活消費潛力。此外,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高端電子產品等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迅速。

      區域協調發展,深化城鄉融合。2025年一季度,武漢全市實現GDP4759.41億元。而在去年,宜昌、襄陽經濟總量均突破6000億元。去年年底,荊荊高鐵建成運營,實現湖北省“市市通高鐵”的目標。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協同發力,產業分工各有側重。武漢作為核心引擎強勁拉動的同時,宜昌、襄陽、荊州等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增長極,形成多點支撐、協同共進的區域發展格局。縣域經濟活力增強,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村電商、特色農業等產業蓬勃發展,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

      春山在望,未來可期。湖北省驕人的經濟增長背后,反映的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質量提檔升級。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指出,要鞏固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力爭未來5年總量再跨越兩個萬億臺階。湖北一季度的“開門紅”,不僅是數字上的搶眼,更是結構上的優化、動能上的轉換、發展邏輯上的躍升。這份答卷,不僅印證了湖北作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韌性與潛力,也鼓勵其著其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勇于擔當。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湖北正以堅定的步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新篇章。

      作者:吳京蔚(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網評團隊、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佟明彪)

    精彩圖片